10月10日,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办在京召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断卡”行动工作部署会议,决定对公安机关认定的出租、出售、出借、购买银行账户或者支付账户的单位和个人及相关组织者,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虚构代理关系开立银行账户或者支付账户的单位和个人,实施5年内暂停其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并不得为其新开立账户的惩戒措施。同时,制定出台对出租、出借、出售、购买电话卡的失信用户的惩戒措施,公开曝光一批开办涉案“两卡”较多的营业网点和行业人员。
广州市公安局新闻办公室今天通报,9月7日以来,为了最大限度压缩广州市对公账户、银行卡、电话卡贩卖空间,铲除本地黑灰产业链条,作为全国“断卡”行动试点单位,广州市公安局根据公安部下发的“两卡”线索和工作中不断发现的买卖“四件套”(电话卡、银行卡、身份证复印件、U盾)等电诈黑灰产线索,以在广州地区活动的开卡团伙及相关犯罪行为为打击重点,精心组织,强力推进“断卡”工作。
“断卡”行动缴获作案工具一批。全媒体记者李晓东摄
行动试点一个月以来,广州警方共抓获开卡、带队、收卡、贩卡、行业“内鬼”等5类涉电诈“两卡”嫌疑人689名,摧毁作案团伙28个,核破案件563宗;打掉贩卖、中转涉案“两卡”窝点39个,现场缴获775张涉案银行卡、手机卡454张;通过与银行、运营商方面联动,筛查发现9.1万张涉诈存量银行卡,以及新增的830个电话卡、422张银行卡,进行封停冻结,联合相关银行对所有涉案人实施惩戒,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断卡”行动,打击治理涉电诈“两卡”犯罪工作提供了经验。
此次“断卡”行动,广州警方公布了,典型涉电诈“两卡”犯罪案例。
收集“黑卡”寄往边境
近期,广州警方发现一个活动在白云区的疑似电话“黑卡”商收寄件频繁,邮件均寄往云南边境地区。
9月13日,在截留了该窝点寄往云南的一批电话卡后,广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牵头白云区公安分局展开收网行动,在白云区某出租屋抓获犯罪嫌疑人朱某,现场缴获电话“黑卡”450张、用于试卡的手机1部、已拆封的快递信封约400个。其中,每个信封内都保留有电话号码开户人信息的纸质资料。
经审查,犯罪嫌疑人朱某供述,从今年初开始,其为境外的诈骗团伙提供作案电话卡,每天收集汇总广州市各级“黑卡”代理商的电话“黑卡”后,再重新包装寄往云南边境。该案的侦破,直接消除了广州市潜在的涉案电话卡线索数量近千条,有力斩断了一个重大涉电诈黑灰产业链条。
代收用于诈骗的“黑卡”快递
近日,番禺区公安分局根据群众举报的线索,发现一伙男子在蔡边村一带专门帮人代收代发银行卡和电话卡。9月27日,该分局在市桥某出租屋内抓获莫某、阮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现场缴获103套银行卡(带银行U盾、电话卡)、75套银行U盾(带电话卡)。
部分涉案银行卡。警方供图
经审讯,犯罪嫌疑人供述,其从9月23日起,帮网上认识的“老板”收取装有银行卡、电话卡的快递包裹,用表格登记好,按“老板”发的地址寄出去。犯罪嫌疑人明知他人将银行卡、电话卡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活动,仍然帮助他人代收代发。目前,警方已对4名犯罪嫌疑人依法刑事拘留。
嫌疑人落网。警方供图
据了解,下一步,广州警方将按照上级部署要求,采取更坚决果断的措施,继续全力推进“断卡”行动,严厉打击整治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违法犯罪,力争打掉一批“两卡”违法犯罪团伙,深挖一批内外勾连作案的行业“内鬼”,整治一批“两卡”犯罪活动猖獗的重点地区,曝光一批开办“两卡”较多的运营商和银行网点,惩戒一批“两卡”违法失信人员,约谈一批问题突出整治不力的运营商和银行,全力斩断非法开办贩卖“两卡”产业链,坚决铲除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滋生土壤。
同时,广州警方将严格落实国务院联席办部署,对后续行动中发现的所有涉案人,联合银行部门采取“实施5年内暂停其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并不得为其新开立账户的惩戒措施。”
通俗来说,就是该措施启用后,相关个人5年内不能使用银行卡在ATM机存取款,不能使用网银和手机转账,不能刷卡购物,不能在淘宝快捷支付购物等,同时也不能使用微信、支付宝收发红包和扫码付款等;相关人员在惩戒期内不能在所有银行机构开办个人或对公账户,不能注册支付宝账户,不能开通微信支付等。
“断卡”行动警方强势出击
身为普通民众的我们
了解“两卡”被盗的危害吗?
对小偷来说,手机不已再是盗窃的最终目的,手机里的移动支付才是他们的最终目标。
近期,一名叫“老骆驼”的信息安全专家手机被偷,揭开了移动支付的巨大漏洞。短短一天,他的银行卡、信用卡、支付宝、微信支付、美团支付、苏宁金融等全部遭到破解,损失惨重。
你能想象吗?
盗窃团伙的速度之快
手法之专业
连安防专家都被“摁在地上摩擦”
我们来了解一下
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吧
1、窃取手机号码
小偷只是盗窃团伙中最基层的一环,他们偷到手机后会迅速转移给总部的技术专家。盗窃团伙利用失主一般不会立即挂失手机号,而是会先打电话给被盗手机试图挽救的心理,第一时间将手机卡拔出来插到自己手机上,随便打个电话发个短信,窃取到失主的手机号码。这是成功的第一步。
2、套取失主全部身份信息
仅仅拿到手机卡,并不能直接打开移动支付里的钱包。而且,万一失主挂失手机号,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失主的身份证信息就成了关键的第二步。
他们会先打开社保局的APP,点击“忘记密码”,选择短信验证码登录,这就打开了失主的电子社保卡账户。账户里面,身份证号码、社保金融卡等银行卡信息一应俱全。手机号+身份证信息在手,从此一路绿灯。
3、反挂失
失主“老骆驼”意识到手机被偷后,很快就挂失了手机号码,并开始了一系列挽救措施,比如,把手机银行里活期余额全部转出来,联系多家银行冻结借记卡、信用卡,把支付宝、微信上的资金转走,绑定的信用卡全删掉……但是,当天晚上,犯罪团伙偷偷把手机号解挂了。
在我们思维里,解挂需要本人拿着身份证去营业厅。事实上,一个电话就能解决。因为犯罪分子拿到手机号与身份证号后,随便编个“夫妻吵架”的理由,就能解除挂失状态。这说明犯罪分子在作案前,已经把电信业务流程摸得一清二楚。
4、解锁手机,登录微信支付宝
我们上面说过,有了手机号+身份证信息就能一路绿灯,下一步就是解锁手机了。
犯罪团伙先打电话给移动运营商客服,修改服务密码,然后配合短信验证码,就能把手机厂商的密码改掉,最后解锁屏幕,进入手机。很多人以为的钢铁防线,就这样被轻松突破。打开手机后,他们就能登录微信、支付宝,把失主挤下线。
5、瞒天过海,成功套现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可以拥有两个支付宝,犯罪分子正是抓住这一点,用失主的手机号和身份证注册了一个新支付宝。支付宝要绑定银行卡或信用卡,此时失主已经冻结银行卡了,怎么办?
相信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早年办了很多张银行卡,有的丢了,有的找不到了,被遗忘的这些卡自然想不到去冻结。另外,有的银行卡绑定了ETC,如果冻结,高速都上不了,所以“老骆驼”保留了这张信用卡。
恰好,这两个漏洞全部被犯罪分子抓到了。他们只需要手机号+身份证号码,在卡类管家等软件上一查,就能查到失主所有借记卡、信用卡账户。他们用漏掉的信用卡绑定新注册的支付宝,设置一个连失主都不知道的支付密码,就能把你的卡刷爆。
而且,支付软件推出快速绑卡功能,只需一个身份证号+短信验证码,就能轻松绑定你的银行卡。银行卡没钱没关系,网络借贷马上安排上。事实上,犯罪分子就是通过第三方APP绑卡,用失主名义申请贷款,再通过购买虚拟卡币和网络充值成功套现。这意味着即使你把钱转出来了,但仍然逃不掉从天而降的债务。
犯罪团伙的专业手法令人细思极恐
“断卡”行动开始
我们可以怎么做?
出租、出售、出借、购买银行账户、支付账户和个人电话号码,都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害人害己祸患无穷。在拒绝上述行为的同时,市民群众要加强防范意识。
在此建议,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网银U盾等账户存取工具,保护好登录账号和密码等个人信息。
如身份证有遗失经历、前期电话卡或者银行卡有异常情况的市民朋友,一定要抽空去查询一下,看看自己的名下是否有不知情的电话卡或者银行卡,并及时处理。一旦“断卡”行动完全实施,按照现在的规定,一张卡涉案,名下所有卡或者业务都可能被暂停,将会对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特别提醒广大群众尤其是大中专学生,一定要重视自己的信息安全,绝对不能出租、出售、出借或者购买银行卡或支付账户(微信、支付宝等),否则,不仅5年内暂停银行账户非柜面业务、支付账户所有业务,也会在个人征信上留有污点,影响贷款等,还可能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并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废弃不用的银行卡、电话卡应及时办理销户业务,并将卡片磁条毁损,不随意丢弃。
一旦发现买卖银行账户、支付账户和个人电话号码的不法行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配合公安机关做好调查取证工作,共同维护好公平诚信的良好社会秩序。(来源:南方法治报南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