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的法医专家李越,在刑事技术领域已经有26年的工作经验,现为广州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所二级警长。
广州公安成立以民警个人姓名命名的警务人才工作室,首批包括“李越刑事技术工作室”“万文元预警中心工作室”“曾素明视频侦查工作室”“张惠智物流寄递管控工作室”。工作室由设室专家、专家助理、支援专家、定向培养学员、跟班学习民警五部分人员组成,这也是全国首创警务人才实名工作室。
6日上午,广州公安“李越刑事技术工作室”“万文元预警中心工作室”“曾素明视频侦查工作室”“张惠智物流寄递管控工作室”挂牌成立。据介绍,成立警务人才实名工作室,是广州市公安机关推出的公安人才战略新举措。主要目的是通过管理制度的创新,构建一个高素质专业人员快速成长的平台,从而发掘、培养出一批领军型警务创新人才,打造一支结构优良、布局合理、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
警务人才工作室由设室专家、专家助理、支援专家、定向培养学员、跟班学习民警五部分人员组成,领衔工作室的四名专家民警既是广州公安相关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也是广州警务人才的优秀代表。
其中,李越是广州市高层次人才优秀专家、“121人才梯队工程”后备人才,是广东省法医遗传学学科带头人之一,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万文元是公安部特聘教官,多次参与全国行业比武,获省、部级科技奖;曾素明创立的“曾素明视频侦查三要素”工作法,曾在首届全省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中获得银奖,是广州市公安机关唯一被同时吸纳到全国刑事技术青年人才库和全省公安刑事技术青年人才库的警务专家;张惠智牵头创立的“物流寄递治安管理工作法”,在首届全国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中获得银奖。
据悉,工作室将集实战、科研、参谋、服务于一体,承担实战攻坚、科研攻关、课题调研、智库咨询、服务实战、培养人才等职责,力争用3年时间,破获一批有影响力的重大案件,推出一批国家、省部级科研创新成果,培养一批领军型警务创新人才和后备青年人才。
下一步,广州市公安机关将制定配套制度,对工作室给予资源支持和政策倾斜,并扩大工作室数量规模,为更多优秀警务人才脱颖而出搭建平台。
李越刑事技术工作室
法医专家三个月为
118个孩子找到父母
李越是广东省法医遗传学学科带头人之一,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公安部特长专家、广州市优秀专家,先后参与科研项目29项,获科技奖励17项,其中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0项获省、部级科技奖。
“法医遗传学”最通俗的理解可以与“亲子鉴定”联系在一起,而“亲子鉴定”只是其中业务的一部分,具体在警方办案中最常见的应用就是“打拐”。2000年,在全国第一次“打拐”专项行动中,李越所在的DNA实验室作为全国首批四家有能力检验鉴定的实验室之一,承担了华南地区主要的“打拐”鉴定工作,仅三个月就成功比中118宗,为118个孩子找到了亲生父母,让失散多年的家庭团聚。
李越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进行DNA检验,事实上,“法医遗传学”不仅是为“打拐”提供鉴定,比如案件中发现疑犯留有血迹,通过比对DNA能快速破案,提供证据支撑。
“李越刑事技术工作室”虽然是以李越命名,但实际上工作室涵盖了包括法医、痕迹检验等所有的刑事技术专业。李越说,成立工作室后,将打破原有的科室工作模式,工作室可以从全市选调优秀民警参与建设,打造成一个集办案、科研的平台,在经费、技术、设备等各方面给予倾斜,集中优势资源,对疑难案件侦破提供技术支撑,从而整体上提升全市的刑事技术水平。
曾素明视频侦查工作室
凭视频中牙签尖大“小疙瘩”
锁定“301”公交纵火案疑凶
曾素明是全国刑事技术青年人才库成员,创立的“曾素明视频侦查三要素”工作法,在首届全省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中获得银奖,在一系列重特大案件的侦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俗来说,曾素明的主要工作是看视频,但他的神奇之处在于,他可以在只有几毫米的一团头像或模糊的身影中找到可疑目标。他曾凭一个牙签尖大小的“小疙瘩”,锁定“301”公交纵火案疑凶,也曾不到30个小时就破获“流花湖女尸案”。
成立工作室后,作为工作室负责人,曾素明将带领工作室成员,依托视频侦查等资源,深入研究视频侦查技术,继续提升刑侦技术综合战斗力,对重特大刑事案件、团伙案件等提供侦查指导及研判服务。
同时,将工作室作为视频侦查技术的经验交流和技术研发平台,提升视频侦查工作的科研及创新能力,加强视频侦查人才的培养和梯队建设,带动视频侦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张惠智物流寄递管控工作室
牵头创寄递物流管控模式全国推广
张惠智牵头创立的“物流寄递治安管理工作法”,在首届全国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中获得银奖,其牵头创立的白云寄递物流管控模式,已被中央政法委、国家禁毒委等部门在全国推广。
因毒品中转集散问题,白云区被国家挂牌重点整治。2017年,张惠智通过创新工作机制和管理手段,着力解决物流寄递行业“有人管”“怎么管”和“如何管到位”的管理难题,推动行业落实“5个百分百制度”(即百分百持证经营、实名登记、开箱验视、技防安检、从业登记),利用研发的白云物流寄递“云递安”系统,实现对全区近7000家物流寄递企业的网格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形成了“政府监管与企业自律相结合,加以科技手段为辅助”的白云物流管控体系。同时,打造出“白云快递小哥”这一颇具岭南特色的品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成立工作室后,张惠智将带领工作室成员继续深入研究物流寄递管理改革措施,构建智慧型物流管控模式,升级研发“云递安”系统平台,对物流寄递行业实施智能化管控,对物流寄递活动中的可疑情况进行精准研判预警,并破获通过物流寄递渠道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重大案件,突破公安机关对物流寄递行业管理上的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