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卖假药竟用专业团队
“送花篮”骗礼金?冒充“老中医”卖“三无”保健品诈骗?这些都不是新套路了。昨日广东省公安厅公布的“飓风11号”、“飓风12号”专案收网行动中,这些老骗术却穿上了“买搜索”、“精准推广”、“买交友账号”等互联网技术的新“马甲”,对老套骗术进行翻新,迷惑性更强,受骗事主涉及全国各地,被骗人数近万人。
“飓风11号”专项打击行动战果 记者 黄巍俊 摄
广东省公安厅刑侦局政委张锐透露,最近出现了一些网络盗取QQ号诈骗,刷信誉诈骗,通过微信、网络购物返款提成等电信网络诈骗手法。有些本来是大家已经熟知的手法,如“猜猜我是谁”,犯罪分子在实施过程中跟过去也有所差异,手法不断翻新,利用受害人的心理,骗取受害人信任,进一步使其上当受骗。
网上假扮“高富帅”,诱骗事主“送花篮”
今年1月22日,事主卢某梅到云浮市郁南县公安局城北派出所报案。2017年1月初,她在珍爱网相亲平台认识了一个自称“钟某”的男子,不久,两人在网上确定了男女关系。而后,“钟某”以新店开张的名义叫事主送罗汉松树以表达诚意,并发了花店老板的账号给事主。事主两次转账7840元给花店老板后,“钟某”和花店老板却齐齐消失。
今年初,梅州市公安机关根据本地接连发生的以送“花篮”方式实施电信诈骗的案件特点,梳理出18个“花篮”诈骗犯罪团伙,案件涉及梅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和江西、湖南、湖北等地,涉案人员160余人。
办案民警介绍,“送花篮”诈骗并不是一个新手法。但该系列案中,嫌疑人物色对象的方式却改在了网上,精准面向那些四五十岁、离异或丧偶、不懂得上网的中年人进行诈骗。
为了精准寻找目标,犯罪嫌疑人购买多个世纪佳缘、有缘网、百合网等婚恋交友平台的高级账号,以获取更详细的事主信息。在这些平台上,他们把自己包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
在交友平台认识后,嫌疑人要求对方留下手机号码,通过短信、电话、彩信进行联系。
一般只需三四天,双方即确认恋爱关系。而后,犯罪嫌疑人就以在深圳、广州等地开店为由,要求受害人送花篮、送发财树、送彩礼等,然后提供“花店老板”或“礼仪公司老板”的联系方式,让受害人与团伙成员假扮的花店老板或礼仪公司老板联系并将买花或彩礼等款项的钱打到“花店老板”提供的银行卡上,随即将受害人资金通过下一级银行卡或POS机拆分转走或提现。
4月18日,“飓风11号”收网行动中,省公安厅组织梅州、云浮市公安机关成功打掉以送“花篮”方式电信诈骗犯罪团伙20个,摧毁犯罪窝点53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40余人,冻结涉案资金440余万元。
专业团队卖假药,微信实施连环骗
2017年3月,清远警方接报称,今年3月,受害人刘某在网上查询丰胸产品,被弹出的“老中医丰韵挺”产品广告所吸引,添加微信好友联系客服咨询,在客服推荐下购买了1496元的“产品”。使用数天后,刘某接到自称“高主任”的回访电话,告知刘某体内有分泌物需要去除,又推荐刘某花4800元购买了其他产品搭配使用。数天后,“高主任”来电询问刘某产品效果如何,得知无效后,又推荐“总监”让刘某联系。电话中,“总监”告诉刘某,其身体患淋巴结病变,诱导事主再次花费2000元购买产品。刘某先后被骗3次,损失8296元。
冒充“老中医”,售卖动辄上千的丰胸药诈骗并不新鲜。警方在侦查过程中却发现,这些团伙竟有专业的网络推广团队,并购买搜索引擎的关键词搜索,精准寻找“有需求”的事主。
“只要事主搜索过丰胸之类的内容,再次搜索时,就会收到他们的弹窗广告。一旦主动咨询,就很容易落入圈套。”办案民警说。“而这些产品都是地下工厂做的三无产品。”
4月18日,清远市公安机关成功打掉“冒充名医、专家高价推荐销售虚假保健品”方式电信诈骗犯罪团伙4个,初步核实被骗人数8680余人,涉案金额达27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