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身处司法为民的最前沿、矛盾化解的第一线,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是法院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前沿阵地。
惠州市惠阳区法院平潭法庭始终践行司法为民的宗旨,立足审判工作职能,不断延伸司法服务触角,力争为辖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家门口”司法服务。
拓宽庭审模式
平潭法庭辖区内多为农业镇,各类矛盾纠纷主要涵盖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聚焦“民生”二字,平潭法庭立足审判职能,主动出击,加快办案节奏,不断强化工作力度,切实提高审判效率。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平潭法庭共结案372件,同比增长58.97%;结案率69.4%,同比增长14.47%.
为进一步优化民生司法服务,树立“互联网+司法”思维,不断拓宽网上办案模式,平潭法庭强力推进“道交一体化”平台的运用,及时有效审理好涉民生案件,减轻群众诉累。上半年,开展网上庭审直播55件,远程开庭82件,利用“道交一体化”平台审结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33件。
平潭法庭大力开展巡回审判,把庭审搬到“田间地头”,以“接地气”的审判方式以案释法、以法育人,将司法服务温情延伸至庭外。
今年3月,平潭法庭将一宗民事纠纷案庭审现场直接“搬进”阳光村村委会,进行公开审理,20余名村民及村企负责人代表旁听了案件庭审,近距离感受法律的威严和温度。
而在巡回庭审的同时,法官们又兼顾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服务、解答法律疑问等工作,让以案释法效果从“看热闹”向“真明白”转变。
探索多元解纷
除了在审判职能上狠下功夫,平潭法庭还积极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将“案结事了”作为出发点和着力点,推进与劳动所、司法所等建立联动联调机制,能调尽调。上半年,充分利用调解平台,诉前联调70件。
平潭法庭积极探索家事纠纷审判模式,延伸家事审判的社会辐射功能,加强与司法所、村委会的工作互动,提高帮助当事人获取修复或重建婚姻家庭关系的能力,努力实现家事纠纷“案结、事了、人和”的社会效果。上半年,共受理家事纠纷案件25件,成功调解12件,调撤率48%.
平潭法庭积极探索法庭职能前移、各方力量联动、分层过滤递进调解,主动下沉,加强对基层调解组织的业务指导,努力把大量诉讼案消解在法院门外。
今年4月初,针对一起涉案70人的集体劳动争议纠纷,平潭法庭迅速介入,开通“绿色通道”,与良井镇人社所、司法所及调委会联合开展诉前联调。最终仅用不到半个月时间,就成功调解了该起纠纷。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平潭法庭切实把学习成果有效转化为思想成果和工作成果,把“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全体干警工作作风显著提升,服务群众能力和水平明显增强。
在查纠整改环节中,重点开展审判执行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建立“一案一报”机制,加强督办,集中审判力量加强研讨,加快长期未结案件的清理,努力解决当事人的心头病。上半年,办结长期未结案件8件,实现长期未结案件清零。
(南方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