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湛江经开区检察院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部署要求,主动融入经开区大规模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绿色发展的大局,着眼湿地、淡水、海洋、农田、城市生态系统保护与物种多样性保护等,办理了相关案件188件,多项做法获上级肯定,落实经开区“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的经验做法被全市推广,办案经验和成效相继被省、市级媒体和平台转载报道,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以实实在在的履职成效助力经开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高质量发展。主要做法有:
着眼“老问题”主动监督,助力解决污染水土治理
该院针对辖区多家成立数年的医疗机构向城市市政管道直排医疗废水问题制发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被建议单位督促涉案医疗机构组织修建医疗污水处理设施并落实安装和运行,整改后实现了医疗废水依规排放和消除了细菌、病毒进一步传播的隐患;针对东海岛五一水库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污水处理站及配套截污套网设施建成后长时间未运行,部分居民的生活污水直排库区路面,库区内堆放了大量乱倾倒的生活垃圾以及库区道路未依规设置防撞护栏等问题督促行政机关强化履职监管,有效加强了对五一水库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水土生态保护,避免污水排放造成的危害。
着眼“难问题” 刚性监督,助力守护绿色生态系统
该院不断强化“两法衔接”的协作配合,发挥检察监督的刚性作用,近年来成功办理了上级指定审查起诉的的刘付某某团伙涉嫌非法采矿罪、行贿罪,邓某某等22人涉嫌非法采矿、非法占用农用地系列案,徐闻“6.12非法采矿”4宗51人跨广东、海南两省大型非法采矿系列案等多宗涉及破坏农地、林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案件;起诉了一批为非法抽沙、捕捞者充当“保护伞”的职务犯罪窝案,助力狠刹非法采矿、捕捞恶风,推动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保护;并克服各种困难,以受损生态的保护为切入口开展公益诉讼监督,办理了全市首例破坏国家级公益林“官告官”检察行政公益诉讼案,有效助力恢复受损的32.5亩国家级生态公益林与被毁坏的45.65立方米林木蓄积,邀请各界人士共140余人旁听了庭审,“中国庭审直播公开网”全程直播开庭实况,很好地发挥了警示教育作用;督促行政机关积极履职修复邓某某等涉恶组织在鹤地水库库区内非法采矿过程中砍伐、非法占用51.1亩水源涵养林及5.98亩农用地,保护鹤地水库这一广东省第二大水库、湛江市八百多万市民的“大水缸”,在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的同时,综合发挥监督职能服务和保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健康,成为了生动“活案例”的普法课程。
着眼“新问题” 创新监督,助力保护物种多样性
该院办理了多起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非法捕捞水产品案,并配套开展公益诉讼监督,延伸保护生物多样性。其中,该院办理的胡某某非法捕捞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是全省首例采用“增殖放流”方式修复海洋生态环境的公益诉讼案,法院当庭宣判支持检察机关的诉讼请求,胡某某当庭通过媒体向公众公开赔礼道歉,并于庭审结束后将判决支付的修复费用所购得的30.5万尾黄鳝鲷鱼苗和墨吉对虾苗在有关渔政执法部门的监督下放归大海,被中国庭审公开网、湛江电视台和《湛江日报》等媒体实况报道;办理了涉多只活体、1只死体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审查起诉案,并从中挖掘办理公益诉讼监督线索,探索开展调查取证、价值鉴定等法律问题;依法办理了一起涉《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物种的审查起诉案,并举行公开听证,“以案释法”引导饲养宠物爱好者循法而行;强化“刑民”证据转换,对钟某某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行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区法院判决被告人赔偿并在市级以上媒体公开赔礼道歉,取得了良好的动植物保护普法效果;制发全市首份涉环境保护税国有财产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建议书,助力辖区环境保护税征收,引导企业绿色健康发展。
近日,该院牵头召开了建立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和公益诉讼联动机制座谈会,与11个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研究建立健全经开区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和公益诉讼协作配合机制,会议有关信息被《广州日报》客户端、今日头条号、搜狐号,广州市融媒云门户和《潇湘晨报》等多个平台转载报道。
着眼“河问题” 联动监督,助力河渠水土整治
该院与经开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建立了经开区“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该院院领导一一挂点辖区各河渠,并联合经开区河长办、经开区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镇级及村级河长开展10余次联合巡河,实现联合巡河全覆盖、常态化。联合巡河既是全面巡查,更是现场办公会,实现了发现问题马上监督、明确责任、立行立改、快速治理。2020年底,在经开区召开的“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等专项监督活动工作推进会上,区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对该院立足检察职能守护经开区河湖生态安全的工作实效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好评。
今年1月,经巡河、调查发现辖区内的三号河渠流经某城中村的渠段遭到严重破坏,暗渠变明渠且存在脏、乱、差等问题,逐渐形成黑臭水体污染,为防止其成为城市环境“顽疾”,该院从快监督,于当月向市、区两级相关行政部门制发督促履职的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并于春节前夕,携手区河长办等6个职能部门再次到三号河渠开展公益诉讼“回头看”联合巡河活动,及时跟进检察建议落实进度,保证河渠整治不“放假”不拖延,有效助推市、区两级相关行政部门完成投资近四千万元进行三号河渠水土整治。目前,三号河渠整治工程已完成1900多米的污水截流和河渠整治,有效落实“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形成“办理一案、治理一片、惠及一方”的效果。
着眼“海问题” 全程监督,助力海洋生态保护
湛江经开区拥有得天独厚、美丽漫长的海岸线,为配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该院制发检察建议督促整治龙海天海域28公里海岸线几百户水产养殖场尾水直排污染海洋生态问题,引起区党委、管委会的高度重视,在专门召开的整治工作现场会和有关整治实施方案中首次将该院的监督职责列在职责分工的重要位置,该案办理的情况被上级在今日头条新闻原文转载报道,办案效果获得群众的充分肯定;为确保整改效果,该院院领导带队对高位池尾水整治现场进行公益诉讼“回头看”工作,检验检察建议落实成效,并针对后续发现的问题,联合辖区近岸海域污染整治工作专班的成员单位座谈探讨根治之策,助力保护“中国第一长滩”龙海天旅游度假区生态环境和近岸生物的繁衍。
着眼“居问题” 专项监督,助力维护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
该院做实各项相关专项监督,督促行政监管部门履职落实“创文”和“巩卫”要求,针对某食品加工企业偷排大量黑烟废气、形成了广泛性面源污染问题办理了全市首例大气污染防治公益诉讼案,监督办理多起建设工程深夜施工噪声超标污染案,督促搬走某码头200吨垃圾山,督促清走临海岸线建筑垃圾带达200余车,在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中督促全区6个镇街清理生活垃圾约459吨,助力区出台相关整治工作方案、形成城乡生活垃圾处理的长效机制;常态化走访区内石化、造纸、制药等企业以及在建的重大项目现场,并与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上市企业携手建立“党建+法律服务”结对,在护航企业建设、生产经营顺利进行的同时,提醒要时刻守住环保红线,优化大气水土保护和现代化治理,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服务保障经开区生态文明建设及乡村振兴发展。
接下来,湛江经开区检察院将继续践行“为人民执法、为大局服务”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以及区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工作部署,建立健全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和公益诉讼联动机制,强化与各行政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加大力度开展涉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资源多样性等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监督工作,以“求极致”精神办好更多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好、能提供可复制经验的典型案例,助推湛江经开区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绿色工业新城作出检察贡献。
(湛江经开区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