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高温燥热,往往是火灾易发和多发季节。8月25日上午,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京山村网格管理工作负责人袁振昌一上班就组织其他网格员,重点对辖区出租屋和“三小”场所内用电用气、电动车违规充电和停放、阁楼违规住人等消防安全隐患开展地毯式排查。
随着经济建设不断发展,东莞三小场所、出租房不断增加。然而,此类场所往往存在火灾荷载大、电气线路老化、消防设施设备不齐全等火灾隐患。为此,中国食品名镇东莞茶山镇推动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实体运行,将消防安全作为“智网工程”的核心模块之一,充分发挥基层网格点多面广、熟悉辖区情况的优势作用,以基础管控为抓手,强化责任、健全机制、打牢基础、优化措施,全力打通消防监管执法“最后一公里”。
微服务,摸清底数从源头筑牢火灾防控基础
“电线裸露、消防器材轻微破损、飞线充电、堵塞生命通道虽然都是琐事,却都是能决定成败的细节。”行动中,袁振昌仔细检查每个楼道的消防器材、电线。
在茶山,像袁振昌这样的网格员有156名。结合火灾防控、“敲门”行动、打通“生命通道”等工作,他们每周都要排查“三小”场所、出租屋等场所。通过网格员的巡查,网格中心现已建立了“一村一册”“一户一档”“一人一表”台账。
茶山镇消防救援大队队长符仕桥称,茶山动态火灾隐患多、消防监管难度大,网格员是发现隐患的“千里眼”“顺风耳”,能及时捕捉到线索;网格中心的大数据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提升末端处置成效,实现问题不出网格
上个月,茶山镇率先在东莞全市成立首支镇街“智网工程”机动巡查队。此举旨在让网格员更好发现上报问题隐患,规范职能部门处置责任,
事实上,茶山镇一直在探索如何提升隐患问题的末端处置成效,力争实现“问题不出村,解决在网格”。茶山镇以网格中心为抓手,推动智网中心、公安、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建立执法联动机制,深入推进三小场所、出租屋专项整治,实现“秒级响应、快速处置”行动机制开展联合执法,确保85%隐患问题在村级化解。
“下朗村在茶山镇中心区,人流量大,带来的消防隐患也多。”下朗村党工委委员、村委谢升华称,过去单纯依靠村里的力量,很多隐患不能得到妥善处置。现在,村里、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发力,问题能得到妥善解决,干群关系也越来越和谐。
“消防救援大队每月联合网格中心组织各村(社区)、派出所召开消防隐患整治会和联席工作会议,共同分析研判、跟踪推进问题隐患处置情况。”茶山镇火灾隐患整治办巡查员卢沛洪说,今年上半年,大队与网格中心联合巡查责令整改12100处。
深化队伍建设,激发网格员干事创业活力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为提升基层治理能效,茶山对村(社区)党工委书记与网格小组实行“捆绑式”专项考核,将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工作纳入镇村考核体系,对履职不力的村(社区)党工委书记、“两委”干部及网格小组成员进行督导问责,确保责任落到实处。
根据规定,茶山对网格管理员瞒报漏报、未上报系统、未发放整改通知书、未通知房东整改等情况的,严格按照网格管理员考核标准扣除相应绩效。对表现优秀的网格员,不但实施绩效奖励,还拓宽其晋升渠道。目前。茶山有13名网格员晋升为镇聘用职工及大学生村官。
因表现优秀,做了两年的网格员陈钊华在2019年12月被提拔为粟边村党委委员。他说,网格员不但让我增长了知识、熟悉村里的大小事务,还提供了一个成长平台。
今年,中国提出实施消防信息化管理能力提升工程,将基层综治、社区、网格等信息化管理平台嵌入消防安全管理模块,构建网络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基层消防管理体系。
借此东风,茶山将在2020底前通过市智网工程信息系统对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完成全科网格中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块的试点运行工作;在2021年上半年,按照智网工程体系模式开展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将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块纳入基层网格化管理平台。(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