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珠海市在全国率先创新发布以“内容做加法、考核有嘉勉、共建好家园、治理创佳绩”四个“JIA”为核心内涵的“平安”市域社会治理指数(以下简称“平安”指数)。
从“平安指数”到“平安”指数,从“治安好、秩序佳”的“小平安”到涵盖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大平安”,新版指数实现了从原来单维度的社会治理到全方位平安建设的升级,内容更充实,指标更丰富,导向更精确。
“平安”指数发布以来,整体运行情况良好,成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珠海样本”的又一有益探索。
1
测算模型客观精准
评价体系突出民本理念
新版指数从原有涉及2个职能部门的4个指标扩展到涉及16个职能部门的28个指标,运行以来充分体现出其客观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测算方法科学全面。结合实际,每个指标指数的测算方法都是“私家定制”。对于治安秩序、交通安全、城市管理、市民诉求等分类指数,在充分考虑各镇街人口基数、社会建设、经济发展、资源投入等多种因素差异后,采取了标准差容错浮动赋分的方法,打造了实时更新、动态变化的社会治理“基准线”;对于社会稳定、安全生产、食药安全事故、命案等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有较大危害风险的指标方面,充分运用“正向激励、负向约束”的赋分原则,采取了以事件数负向扣分的计分方法,而在见义勇为、社会共建、文明创建等指数方面,采用了正向加分的计分方法,进一步弘扬社会正能量。同时,各镇街计分时采用了纵横比较赋分法,横向上与全市平均水平比,纵向上和自身历史数据比,既考了“全班同学的成绩”,又测了“每个同学的进步退步”。
——指数与民意高度关联。民生为本是新时代推进珠海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价值基石,民意导向决定了“平安”指数对社会治理的牵引力作用。“平安”指数发布以来,全市各镇街指数得分和安全感满意度民意测评结果二者走势基本呈正相关状态,指数结果与群众主观感受高度吻合,这有效印证了指数研发的初衷,即以人民为中心,以“平安”指数牵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理念,更加切实地利民、惠民、便民、安民。
——评价维度多元客观。从4个指标扩展到28个指标,“平安”指数运行以来将各个镇街日常社会治理能力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进行了信息化展示,各镇街指数得分趋势更加趋于线性,数据断层明显缩小,“平安”指数“大而全、广而泛”的综合评测结果有效体现了各地区积极开展社会治理的努力和成效,得出了更客观的评价、更全面的评测、更精准的诊断,更加“接地气”。
2
条块结合汇聚合力
社会治理呈现立体多元
“平安”指数的牵引作用初显,有力推动形成“条”“块”多方主体合作共治的社会治理新体系。
——条上多立“柱子”,突出纵向牵引。“平安”指数引入了公安、市场监督、卫健、城管等16个职能部门的工作数据,将越来越多的职能部门纳入市域社会治理平台之中,用指数开展统筹,有效解决了以前部门间存在的参与不够、界限不清、职责不明、交叉冲突、留有空白、存在盲区等问题,强化了社会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
——块上搭好“台子”,突出横向统筹。通过“平安”指数平台,区镇一级“执行者”主体责任更加明确,尤其是多个“条”上部门数据的引入,使得“块”上就能掌控更多数据信息资源,一改以往“指数低了就找公安压警情”的单一盲目做法,能根据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找准问题,快速反应合力应对,整合资源综合整改,促使治理能力不断提升,逐步形成了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治理局面,实现基层治理有据、有力、有能、有效。
——条块共建“房子”,突出立体布局。“平安”指数的推出,在“条”上增加“角色”,提升部门“主角意识”,在“块”上拓展“场地”,增强基层“主场责任”,让“条”更多参与,为“块”赋权松绑,珠海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的“大房子”立体化布局雏形初显。
3
指数系统科技赋能
打造数据治理智能样本
紧扣“科技支撑、流程再造”创新思路,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及处理技术,以数据标准化为引导,以服务应用为目标,“平安”指数配套建立了统一、开放的发布应用信息系统,经过实践检验,该系统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有效智能化支撑,充分发挥了“智治”作用。
——打破信息壁垒,联通治理数据“大血管”。系统打通了公安网、政务外网、互联网及移动网络通道,实时汇集了公安、应急、城管、市场监督、信访、自然资源、卫健、12345服务热线等信息数据资源,深度整合,实现了部门、区镇、移动端同时无障碍对接。在国内各地市综治平安信息系统中,首创同时实现“连通多网资源”“多网数据共享”“多类用户实时对接”等功能。
——实时抽取数据,打造自动发布“新引擎”。“平安”日度指数增加了3项数据指标,月度指数更是增加了24项指标,指数系统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依托数据“血管”,实现了指数发布全过程数据自动抽取、自动测算、一键发布,既最大限度省时省力,避免给基层增加“数据填报”负担,又有效规避了人为因素干扰,最大限度确保了指数的公平、科学、客观。
——升级智慧功能,构建治理决策“强大脑”。依托“平安”指数大数据池,指数系统开发了一键发布、查询统计、数据分析、事件热力图、态势感知、趋势预测等多个实用模块,全市各级平安工作者可以依托系统进行查询统计、研判分析、指令下达和任务反馈等工作。通过运用智能化手段,真正使信息数据“变量”成为社会治理“增量”,进一步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广东政法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