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群众小矛盾,维护社会大稳定,再小的案件也关系民生、连着民心。
在肇庆四会市委政法委指导下,四会法院积极融入“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深入镇(街)设立集法律咨询、法治宣传、风险排查、矛盾调处、诉讼服务于一体的司法惠民服务中心,织密“源头预防、非诉挺前、多元化解”全域诉源治理网络。
法官在龙甫镇司法惠民服务中心与企业线上调解
2023年,四会市13个镇(街)实现“一镇街一中心一法官”100%全覆盖,使矛盾纠纷防范在未然、调处在当下、化解在基层。
“家里的顶梁柱突然倒了,天都塌了,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今年2月,李某妻子来到东城街道司法惠民服务中心求助。2023年10月,李某受吴某邀请吃饭喝酒,回家后因饮酒过量昏迷不醒,家人发现后紧急送医。2023年11月,李某因急性酒精中毒、重症肺炎等病症经抢救无效死亡,欠下一大笔医疗费用,李某妻子要求吴某赔偿未果。
李某上有60岁父亲需要赡养,下有6岁幼儿还在上幼儿园。李某妻子备受打击,悲痛欲绝,李某父亲遭遇丧子之痛,也充满了无助。
东城街道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受理案件后,立即启动“镇街吹哨,法官报到”工作机制,挂点法官与司法惠民服务中心调解员兵分数路,开展多轮“背对背”“面对面”调解,促成吴某承担赔偿责任,赔偿李某妻子一家10万元,让他们重燃生活希望。
调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这是四会法院推行“一镇街一中心一法官”工作机制,迅速化解矛盾纠纷的一个缩影。
借助该机制,四会法院纵向打通县、镇、村三级矛盾化解路径,横向联动公检司、综治中心等基层治理部门力量,让公平正义可触可感。此外,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内外联动各类调解组织,为构建“大调解”格局和基层治理现代化作出有益探索。
蓄得水深凭鱼跃,法润营商百业兴。
“司法的保护让我们企业充分感受到四会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广东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不久前给四会法院送来一面锦旗,连声称赞龙甫镇挂点法官“高效公正,服务为民”,切实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坐落在四会市北郊的龙甫镇,结合地域金属制造业发展特色,推动法治理念直抵人心。“公司派人上门催还款项,对方避而不见,也不愿意还款,可如何是好?”今年5月初,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忧心忡忡来到龙甫镇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寻求解决办法。
“对方提供的产品质量不合格,必须减免一半货款。”当调解员联系上被告时,被告要求对产品质量鉴定,纠纷愈演愈烈。
现场勘验、认定证据、线上调解、当场裁定……在挂点许法官的不懈努力下,某金属材料有限公司顺利追回9万元货款并主动撤回诉讼,双方合作关系得以修复。
“法院的工作多了些‘乡土味’,纠纷少了,群众乐了,综治稳了,这些都得益于我们有了‘家门口的法院’——司法惠民服务中心。现在挂点法官随处可见、随时可来、随时可连线,方便了村民和企业,给村民和企业带来了更多便利。”东城街道综治办主任黄舒愉介绍。
四会法院“法治体检”团上门为企业普法
走进大沙镇仁马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生机盎然的美丽乡村画卷,千亩“美丽渔场”蔚为壮观。
大沙镇司法惠民服务中心挂点赵法官带领“法治体检团”来到肇庆太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上门摆摊,为企业提供精准司法服务,助力“大沙渔”成功出圈。从渔场出来,“法治体检团”又直奔广东同宇新材料有限公司问需解忧,促进合规、防范风险,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法治力量。
巡回审判、助企维权、普法教育、法治体检、法治宣传……这一系列有声有色的活动无缝融入自治、法治、德治基层治理体系,在街巷里弄、田间地头、车间厂房、校园课室,无数法官躬行履职为民排忧解难,不断提升一座城市的幸福成色。
四会法院“法治体检”团上门为企业普法
“法治是激活城市发展的细胞,也是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底色。”四会法院院长赵志锦说,只有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在基层治理的土壤里,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彰显出法治的力量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