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法官,我很感谢你,本想亲自把锦旗送给你,可我要照顾80多岁的老太太走不开,你一定要收下我寄去的锦旗。”10月中旬,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黄晓清法官接到住在北京市的王女士打来的电话,并收到寄来的一面写着“执法如山显威严,法治光芒照人心”的锦旗。
继今年3月和7月,王女士寄来两封感谢信之后,第三次向法院表达感谢。
这是一起金融投资纠纷执行案,因某投资公司未按照仲裁裁决向王女士赔偿其投资的本金及违约金共计60万余元,不得已,王女士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接到案件后,执行法官立即对被执行人名下存款、股权、房产、车辆等开展一系列查询,但由于被执行人还有其他司法案件被申请强制执行,其为数不多的财产均已被在先立案的案件查控,本案未发现有可供执行的财产。
“投资的这笔钱是我们一家人的全部积蓄,你们一定要帮帮我们啊!”电话中,王女士有些情绪激动。
“您放心,只要有财产线索,我们一定会认真核查的。”执行法官耐心地向王女士解释道,“不过现在网络查控没有发现可执行的财产,需要您积极配合提供更多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我们才能更好地开展执行工作。”
随后的几个月内,王女士陆续提交了30多条财产线索,大部分是无效的财产线索或已被查封的房产,但执行法官和团队成员均逐一核查,不放过任何可能执行到被执行人财产的机会,并将财产线索的调查过程和调查结果及时与王女士沟通,引导王女士寻找有价值易变现的财产。
2024年元旦刚过,王女士又寄来一条网络平台发布的事业单位租赁用房成交公告信息,信息显示被执行人是出租人,租赁房产在惠州市。
“这则公告信息是好多年前的了,会不会又是无效线索?”书记员提出了疑问。
“单位租业务用房一般有持续性,我们打个电话跟承租单位了解一下情况吧”。抱着不放过一丝一毫可能性的态度,执行法官笃定地回复道。
经过多方协调,终于联系上承租单位,得知该单位仍在向被执行人租房,执行法官立即制作截留租金的执行文书并及时送达该承租单位。后经调查发现,是由于该房屋产权没有登记在被执行人名下,才让其成为“漏网之鱼”。
“贵院采取多方执行措施,穷尽一切措施对被执行人财产进行调查与查控,能截回这部分案款已实属不易。这笔钱不仅化解我的家庭矛盾、挽救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更重燃我生活的信心,我们全家在此深表感谢。”2024年3月初,法院将成功截留到的两个月租金9万元发放给王女士之后,王女士无比激动,寄出了第一封感谢信。
此后,承租单位每个月定时将租金转入法院代管款账户,每收到一笔截留租金,法院都及时将款项发放给王女士。在7月寄出的第二封感谢信中,王女士写道:“法官和书记员能认真对待我提供的每一次资料并在休息日仍在答复我,我十分感动,让我深深感到人民法院为人民的公仆精神,同时也使我充分认识到了办理这个案子的艰难。法官的秉公执法、雷厉风行让我深感社会一定会因为有这样公正无私的法官而更加和谐美好。”
截至今年10月,本案已执行到位合计40余万元,按照这个进度,王女士申请执行的款项很快就能全部执行到位。
对申请执行人来说,走到申请执行的案件都已经历了多个程序,渴望执行到位的心情一定十分迫切。广州法院以“如我在执”的工作要求,全力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司法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