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州市网格化工作自觉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锚定“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标高追求,认真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全面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综合网格建设,建立了“市级统筹、区为主体、镇(街)负责、村居落实”的网格化工作体系,扎实推进“五个一”工程(建立一个综合网格、健全一个议事协调机制、组织一支专职网格员队伍、完善一套指挥调度信息系统、健全一套工作闭环管理机制),建设“五好网格”(党建引领好、平安建设好、为民服务好、数据支撑好、协同共治好),创建广州“网格共同体”工作品牌,深化基层治理、厚植平安基础。
全面深入推进制度化建设
立足《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综合网格工作的实施意见》,着力完善制度规范,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广州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建社会治理网格共同体工作方案》《广州市镇(街)网格化服务管理机构主要任务》《关于深化专职网格员队伍建设的十条措施》《广州市专职网格员队伍建设“十统一”工作指引》《关于提供综合网格员服装样式的函》《关于提高网格事件采办质量的若干措施》《关于建立“综合网格+人民调解”工作机制的通知》《关于深化落实“警网融合”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建立健全“劳动监察网格+综合网格”工作机制的通知》等10份工作制度,高位推动网格化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特别是网格化管理地方标准——《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于今年1月份经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属省内首部网格化工作的地方标准,为该市构建统一规范、处置高效的基层社会治理综合网格工作格局提供规范支持。
大力推进队伍专职化建设
近2年来,广州市网格员队伍专职化取得重大发展。全市城中村全面落实了“一格一专职员”(城中村5227年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5325人)。全市网格员专职率迅速增长。截至10月底,全市共配置专兼职网格员20348人,其中专职网格员13807人,网格员专职率达到67.85%,比2022年增长了39.07%。部分区基本实现网格员全面专职化。白云区、番禺区、南沙区、黄埔区、荔湾区。实施专职网格员“十统一”规范管理(名称、编号、标识、证件、装备、培训、职责、流程、管理、考评),经统一装备(服装)和统一培训后,网格员在基层治理能力、群众认可和自身身份认同方面得到了有效提升。
坚持网格划分“科学化”。聚焦“界线清晰、规模适度、全面覆盖、方便管理”,按照每格300—500户的标准,在全市率先开展网格精细化划分,科学划分综合网格3454个,实现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无死角、平安建设体系全覆盖。
坚持队伍建设“专职化”。在全市率先实现网格员专职化,配齐专职网格员3454名,目前,专职网格员年均工资待遇基本达8万元以上,建立网格员专项招聘纳入社区专职常态化机制,2023年度共有4名网格员通过专项招聘成为社区专职。
坚持网格阵地“标准化”。全覆盖组建镇街综治中心网格管理工作室24个、村居网格工作站404个、网格便民联系点3454个、网格微信群2.2万个,实现网格阵地“线上线下”双向融合。
持续提升系统智能化效能
全面应用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发挥数据详实、综合度高、覆盖面广的优势,较好地支撑全市网格化工作智能化发展。
数据入格方面,系统已累计汇聚、清洗“人、地、事、物、组织”基础数据4.66亿条,完成4836多万条基础数据入格管理,系统全覆盖至各镇(街)、村(社区)、网格,做到每一网格底数清、情况明,实现数据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系统对接方面,完善与省“粤平安”网格系统,与白云区、黄埔区、南沙区等自建网格系统的区对接,做到数据同步更新。做好与市河长办、市地下管线办等专业业务系统对接,实现网格事件自动流转,优化“采办分离”工作流程。
群众参与方面,依托“穗好办”平台开通“人人都是网格员(穗时报)”功能,社会力量参与网格化工作更便捷,并建立积分奖励体系,增强社会力量参与网格巡查工作的积极性,队伍已从2022年1.2万人增加到目前的5.3万人,共同参与网格内矛盾纠纷和隐患问题的发现、商议、处置,已累计上报处置网格事件1.7万件,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了新动能。
消防隐患巡查
有效发挥统筹督导职能
加强网格党建引领。全面落实“支部建在网格上”,综合网格全覆盖建立党小组近4万个、党员责任区50余万个,有力完善基层五级组织结构。全面实施“网格长”负责制,由社区“两委”中的专职人员担任网格长,统筹、协调、处置网格内的服务管理工作。
周密监测网格数据运行。依托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每季度将各区网格事件指标纳入市“红棉指数”和“粤平安”广东平安指数监测体系,网格发现及时、处置快速、解决有效的优势进一步凸显。今年以来,全市上报网格事件135.5万件,办结率99.99%,网格事件月平均流转率91.31%。
扎实抓好协同共治。完成168个镇(街)“综合网格+综治中心”一体对接,实现业务融合发展。建立“综合网格+人民调解”机制,完成选聘6976名综合网格员兼职人民调解员,推动依托综合网格做好人民调解工作,实现矛盾调解进网格、问题解决在网格。深化“警网融合”,完善基层警务网格与综合网格对应关系,依托综合网格划分1704个警务网格,形成“警网联动、警网互动、警网融合”工作格局。
网格不大,但需要步步丈量;网格虽小,却事关家家户户。
他们的默默付出值得我们每个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