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领迷途少年重回人生正轨?如何实现对涉罪未成年人的精准帮教?茂名市电白区检察院给出的答案是打造“灵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品牌,构建“1+3+N”帮教体系。
“1”是检察机关牵头,“3”是社工、家庭、观护帮教基地参与,“N”是学校、社会企业、社区以及其他协作组织。多元力量协同发力,以法治之力编织未成年人保护网。
“以前我不理解什么是‘有用’的人,参加公益劳动后收获很多。”附条件不起诉帮教对象小轩(化名)说,一定争取做更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提升涉罪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电白区检察院与社工组织签订合作协议,形成帮教合力。2023年以来,该院依托社工组织和社会团体等力量,开展沉浸式公益活动77场次,通过定制个性化帮教方案,以行为矫治、法治教育、跟进监督、安排公益活动等多种帮扶教育举措,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
“我和小江(化名)爸爸在他小时候离异了,他跟着爸爸生活,这些年我确实疏于管教,导致他犯了错误。”接到电白区检察院《督促监护令》后,小江的母亲掩面抽泣。
针对监护人怠于履行监护职责的情况,电白区检察院制发《督促监护令》,明确不履行监督职责的法律后果,责令监护人承担起家庭教育责任。此外,电白区检察院打造集行为矫治、心理疏导、普法宣传、临界预防、教育指导于一体的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选聘专业人才组建家庭教育指导团队、心理辅导团队,定期开展法治讲座、家长课堂等专项活动,合力为“问题少年”“问题家长”上好必修课。
2023年以来,电白区检察院依托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对怠于履职或者监护不力的监护人开展团体辅导20场次、个体辅导100余人次,依法发出《督促监护令》110份,帮助许多“问题家长”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育方式。
因寻衅滋事,小智(化名)被公安机关移送至电白区检察院审查起诉。鉴于其具有未成年人犯罪、初犯、偶犯、认罪认罚、取得被害人谅解等从轻处罚情节,承办检察官决定对其附条件不起诉,并送往观护帮教基地接受帮教。小智在基地学到了一技之长,还因表现优异获得企业肯定。考察期满后,电白区检察院依法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如今小智已成为一名糕点烹饪师。
观护帮教基地是指为罪错未成年人提供劳动实践、职业技能培训的平台。电白区检察院与3家企业签订协议,设立罪错未成年人社会观护帮教基地。2023年以来,共安排12名未成年人进入观护帮教基地,帮助涉罪未成年人更好地走出迷途、重返正轨、回归社会。
“我考上大学了,谢谢检察官的帮助和谆谆教导!”小兴(化名)手持大学录取通知书及锦旗来到电白区检察院分享好消息。
2022年3月,江苏省宜兴市检察院对涉嫌诈骗罪的小兴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后,委托电白区检察院对其进行异地帮教。当时小兴正值高三关键时期,为帮助他完成学业,改过自新,电白区检察院成立了帮教小组,通过“线上督导+线下辅导”,及时了解其行为和思想动态。同时,鼓励小兴与父母参加亲子教育课,并通过发放每月一节法治课程、参加公益劳动等帮教任务,督促小兴自觉接受帮教。
近年来,电白区检察院与广州、佛山、江门、南京、宜兴、淮安等地检察院建立异地帮教机制,共对19人开展异地委托考察帮教,其中14人返校读书,5人顺利就业。这种共商共建的形式有助于解决异地涉罪未成年人观护帮教监管难、成本高、效果差等难题,为涉案未成年人在“家门口”接受帮教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