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了一年多的劳务费终于发放了,我们可以安心过个好年啦!”1月26日,湛江吴川法院塘㙍法庭与联合调处工作室联合调解了一起工人欠薪案件,12名工人转忧为喜,终于在春节前领到了劳务费。
塘㙍镇某村民小组为建设村市场,将该工程的钢构架部分发包给案外人易某,易某再转包给邱某等12名工人。后该工程因客观原因无法继续进行。2023年底,邱某等12名工人多次向易某催讨欠薪无果,遂向塘㙍镇某村民小组请求支付所欠劳务费,但双方因对劳务费结算方式及金额存在异议,该村民小组一直未能向12名工人支付劳务费。其间,邱某委托女儿代其追讨欠薪,镇执法队也多次介入调解,但仍无法解决双方矛盾。
接手该案后,塘㙍法庭与联合调处工作室立即派出调解员与双方当事人联系,听取双方意见,找到矛盾焦点。考虑到案件标的额不大,12名工人的劳务费为1万多元,通过调解方式化解双方矛盾的可能性较大,调解员当即引导双方当事人友好协商,前往联合调处工作室共同解决案件问题。
起初,双方当事人在劳务款的结算方式及具体金额上各持己见,争执持续不断。为了迅速化解这一纠纷并弥合双方的分歧,调解员在深入了解事实真相的基础上,对劳务费用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核算,并通过释法明理和耐心劝导,努力说服双方达成和解。
“这起纠纷拖了一年有余,眼看着2025年春节将至,希望你们各退一步,以和为贵,大家一起把案件了结了,开心迎接新年。”调解员一提到过年,双方的语气逐渐变得缓和。
“是啊,我们也不想拖着劳务费不发,这样对大家都不好。”见村民小组有意愿发放劳务费,工人们也愿意作出让步,“可以,不过劳务费要马上发放,不能再拖了。”
最终,村民小组和工人们达成了一致的调解意见,并签订了调解协议,握手言和。随后,村民小组立即向邱某等12名工人付清了全部劳务款。
“谢谢调解员的耐心调解,多亏你们帮忙才拿到薪资。”工人们面露喜色,满心欢喜地走出联合调处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