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整治,白云区社会治安有了明显好转。南方日报记者 刘力勤摄
接报案件类警情总量在连续四年下降的基础上再下降2.4%,命案发案数同比下降6.1%;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同比下降16.02%;涉盗抢案同比下降10.83%;破毒品案同比上升34.2%;第三方机构民意调查显示群众安全感为86.2%,同比上升9.5%……近日,广东省委政法委专职副书记杨日华带队到白云区检查验收社会治安重点治理工作,白云区交出这份“答卷”。检查验收组评价,白云区社会治安重点治理问题得到了有效整治,长效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创造出了不少好的做法与经验。
去年8月,白云区被广东省综治委定为社会治安重点治理区,整改期一年。一年来,白云区全方位落实整改,找问题补短板,在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城市环境创建上取得长足进展。“创建平安,任务繁重,责任重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白云区委书记马文田认为,接下来,白云区还将继续分析深层次问题,深化长效机制,持续加大投入,不断优化社会综合环境。
经验1 “六位一体”治安防控显威
涉黑涉恶势力犯罪“露头就打”
最近,白云新市街电子门禁建设又有新突破。电子门禁处在配备视频监控的基础上,推出3D可视化服务平台,可识别进入小区人员和登记开卡人员资料是否一致,“小区治安环境更加安全了”。
2011年底开始,新市街率先推出了出租屋物业式电子门禁系统,从源头上改变了出租屋和流动人口的被动管理模式。短短几年时间,新市街让3853栋出租屋装上门禁系统,流动人员登记准确率由原来的70%提高到90%以上。流动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更有效率更加精准,新市街尝到了科技管理的甜头。
电子门禁曾在广州全市推广,白云区劲头最足,背后是人屋精细化管理的现实需求。一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白云全区有58个城中村,占全市数量的41.73%,全区实有人口约310万,占全市的19.4%,其中常住人口87.6万,外来流动人口223万。白云区是广州市流动人口最多、案件总量最大、治安最复杂的地区之一。
去年8月以来,白云区电子门禁系统覆盖率达94.2%,通过门禁平台录入人员信息233.13万条,新发现重点人员11582人,抓获犯罪嫌疑人622人,破获犯罪团伙15个。
白云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还不止电子门禁系统这一项。去年8月以来,白云区全方位提升情报、指挥、巡逻、视频、卡口、网络“六位一体”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每周动态评估社会面警情,科学布置警力。为弥补警力不足的现状,综治力量向镇街进一步下沉,22个镇街统一配置综治工作站,整合公安、城管、安监、卫计等部门力量,将治安防控和综合执法的关口前 移到一线,打造出了综治工作的新阵地。
环环相扣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悄然发生作用,一年来共破命案42宗(其中积案2宗),同比多破5宗;破获八类严重刑事犯罪案件598宗,破案率同比上升8.05%。“两抢”警情、案件数同比分别下降20.8%、28%。一般性斗殴、伤害案件处置也更为及时,对涉黑涉恶势力犯罪“露头就打”,最大限度地减少一般刑事案件诱发命案的因素。
经验2 物流行业管控精准发力
侦破毒品来源白云区案件下降19.4%
今年以来,白云区警方接连向三名快递小哥颁发现金奖励,鼓励物流行业一线人员参与禁毒人民战争,获奖快递小哥协助警方一共破获数百斤毒品。新华社撰文称赞白云快递小哥是“正义之眼”,将其与北京“朝阳群众”“西城大妈”一起称为维护社会治安、打击各类犯罪的志愿者。
白云区是华南重要的物流中转基地,拥有3000多家物流寄递企业和3万多个网点,禁毒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春节后,白云区陆续打响两场禁毒百日行动,今天白云区还将部署第三个百日行动。
为 了打好禁毒攻坚战,白云区形成了“党政带动、部门联动、打击震动、督导推动、问责促动”的工作格局,由“单一打击”向“全链条打击”转变、由“治标”向“标本兼治”转变、由“突击式整治”向“常态化管控”转变。
经过半年多的精准发力,白云区在禁毒工作,尤其是物流行业管控方面初步探索形成一套比较成熟、行之有效的物流寄递渠道管理、查控毒品机制,物流行业基本实现“三个百分之百”,即100%收寄验视、100%实名收寄、100%过机安检机制。为了精准发力,白云区还成立镇街物流管控专业队伍,大力开展摸查、巡查、督查,实时动态掌握物流寄递企业、货运站场、各类网点的底数。
今年以来,白云警方共检查企业3万间次,查封320家,对387名负责人作教育、警告处理,全区物流寄递企业已安装高清视频7994个,培训从业人员约3.3万人次。6月22日,一家违反禁毒工作管控规定的物流寄递企业被警方罚款5万元。
同时,全面禁毒还与社会治理无缝对接。以电子门禁系统摸清涉毒重点人员底数,22个镇街创建“无毒社区”,禁毒工作写进村规民约。
有一组数据印证了禁毒百日行动成效。1—7月,涉毒人员预警查处率同比上升78.57%,110涉毒警情、协查指向同比分别下降14.37%、27.78%,全国公安机关侦破的缴毒50克以上案件中,毒品来源地指向白云区的案件同比下降19.4%。
经验3 社会环境治理走向联动联治
投入17.34亿元筑起强大防线
近日,来自白云区的一则奖励机制引人关注,该区决定每年安排800万专项资金,用于提高群众举报违法犯罪、见义勇为的积极性,为此白云区还出台《白云区群防群治工作奖励办法》,让群防群治机制实现制度化。
去年以来,白云区通过创建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营造了全民参与平安创建的良好氛围:三元里古村焕然一新、马岗村建成欧陆风情街、颜乐天中心周边污染不见踪影、便民车疏堵结合挤压“五类车”生存……社会环境明显好转,亮点频现。
曾几何时,白云区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短板效应突出。尤其是城中村,长期以来被贴上“脏乱差”标签,制约着白云区城市环境建设水平提升。
去年开始,白云区开展三元里、新市等“八街联动”整治,同步在22个镇街推行“一镇街一重点村社整治”、“一村(居)一示范路创建”工作,全区共投入17.34亿元用于城市环境建设和平安创建工作。
为了提升市场经营环境,白云区重拳出击查处无证照经营和打假。一年来,捣毁窝点388个,立案查处各类制售假案件2380宗,涉案货值1.56亿元。白云世界皮具贸易中心整治成果得到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白云区全面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成立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将全市划分为2472个基础网格,实现了“一格一员”。梳理了220项第一批入格事项,初步建成城市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仅在今年7月份,通过信息平台上报网格事件就有8719件,内容涉及公安、民政、来穗、卫计、城管等部门。
与此同时,白云区实施出租屋3年专项整治行动计划,重新划分371个出租屋网格,每个网格配备2名以上出租屋管理员,并与社区民警、村居负责人“同管理、同考核、同奖惩”。白云还积极推广出租屋社会化联片管理、专业市场多元化管理、消防安全“三色”管理,压实村社干部、出租屋主、经营主体的管理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