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以为要跑上几个月,没想到一个多小时就解决了!”今年8月,由茂名市电白区人民法院牵头设立的“一站式涉渔解纷中心”成功调解了一起渔民伤害赔偿纠纷,当天接到纠纷、当天调解成功、现场支付完毕,当事人蔡某赞不绝口。
这是茂名法院建立“一站式”司法惠民服务中心便利群众参与诉讼服务的一个缩影。
2019年以来,茂名法院创新建设遍及村镇的司法惠民服务中心158个,发挥“法治宣传、诉前化解、便捷诉讼、以案释法”四大功能,将司法惠民服务延伸到老百姓家门口,为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整合司法惠民力量
推动联合解纷+源头防控
“我们对他没信心,必须一个月内付清!”今年5月,信宜市人社局来了19名工人,工人代表邱某说道。
这些工人是信宜市某饰品加工厂的,由于老板姚某拖欠工资来投诉。
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引导他们到人社局司法惠民服务中心,通过远程视频平台与信宜市人民法院沟通。
信宜法院立案庭法官助理黄明军接到视频连线后,确认19名工人均有姚某签字的工资条证据,事实清楚,随即拨通姚某电话了解情况。
“加工饰品的主要经销地因疫情影响受到封控,货物一时间难以销售出去,工厂资金难以周转,现在也在想办法筹借资金。”姚某表示。
法官在人社局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开展调解
从双方的实际情况考虑,调解是最节约成本的办法,黄明军便立马联合人社局调解员通过“背对背”的方式做起了调解工作。
“如果进入正常诉讼程序,加工厂经营肯定会受到影响,工商营业信息上也会注明你的加工厂存在诉讼风险。相信这也不是你想看到的……”黄明军从经营角度出发做起了姚某的思想工作。
人社局调解员也劝导工人换位思考,在疫情影响下,体谅姚某的难处,适当给予缓冲时间,共渡难关。
当天,在人社局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姚某和19名工人通过远程视频连线达成调解:7月底前支付全部欠薪,随后进行了网上司法确认。
建立“法院+人社+工会”劳动争议诉调对接机制,是茂名法院依托司法惠民服务中心推动联合解纷的举措之一。
法官联合人大代表开展调解
2019年以来,茂名法院坚持推动司法惠民服务中心与妇联、人社局、镇(街)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整合力量,与各社会治理平台互联互通,累计化解各类诉前纠纷2.6万余件,解决争议标的4.3亿余元。
“司法惠民服务中心不同于以前单打独斗的调解模式,是致力于建立多元共治的矛盾纠纷化解格局。这是它最大的特色。”党的二十大代表、信宜法院民事审判一庭庭长彭秋香表示。
在党委统筹和政府支持下,茂名法院还联动200多名法律服务专家和1800多名联调员促进多元解纷和源头防控,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今年1至11月,茂名法院新收案件57191件,同比下降2.6%.
优化司法惠民方式
推动诉讼服务集约化+云端化
今年7月,郑女士因为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来到了化州市杨梅镇司法惠民服务中心。中心调解员第一时间招呼她坐下慢慢说。
“我看到宣传资料,说每个镇上都有司法惠民服务中心了,可以到这里来网上立案?”因为借钱给一位朋友,过了约定时间一直不还,郑女士准备起诉对方。
“我自己在家带三个孩子读书,去一趟化州法院来回得花2个多小时,听说中心可以网上立案,过来试试看。”郑女士表示。
指引群众进行网上立案
“如果您确定要起诉,这里就可以网上立案,您有准备起诉状吗?没有的话,请到这边智能诉状生成系统操作。”调解员一边指导郑女士操作电脑,一边介绍每个步骤。
茂名每个司法惠民服务中心,都配置了智能诉状生成系统,系统内置126种表单模板,涵盖民事、执行、保全等业务范围,通过问答形式辅助填写诉状,进行诉讼风险评估、类案法条推送,中心及时联系法院审查立案,实现调解与诉讼“无缝对接”,真正将司法服务快捷高效送到百姓身边。
“自动生成诉状后,请依次上传身份证复印件、户口本复印件……提交后,稍等几分钟,我们来确认。”化州法院立案庭庭长陈青春接到杨梅镇司法惠民服务中心的电话邀请,远程视频指导郑女士使用诉讼服务一体机。5分钟后,网上立案成功。
“现在建成了司法惠民服务中心,群众在中心咨询完、或者是诉前化解不成功的纠纷,若需要相关的诉讼服务,就可以在中心直接转入诉讼程序。”陈青春说。
法官在司法惠民服务中心调解纠纷
司法惠民服务中心通过配置多元化远程调解平台、智能诉状生成系统、自助立案平台、多媒体播放平台等五大系统联网,一站式提供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网上缴费、网上阅卷、电子送达等诉讼业务。
同时,司法惠民服务中心还实现与人民法庭、基层法院、茂名中院的四级联通,并开通“粤公正”“广东移动微法院”“云上法庭”等,惠民方式从线下向智能化升级,让群众享受“指尖上”的便利。目前,全市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已累计自助生成诉状6246份,网上立案6680件,予以司法确认4641件。
延伸司法惠民网络
推动全域覆盖+精准普法
茂名是全球最大的连片荔枝生产基地,全市荔枝种植面积约145万亩,年产量约50万吨,全球平均每五颗荔枝就有一颗产自茂名。高州根子镇,则被誉为“中国荔枝第一乡”。茂名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就经常针对荔枝产业进行精准普法。
“叔,您多看看这个《水果购销合同参考样本》,别不小心闹了矛盾。”今年5月,根子镇司法惠民服务中心来到柏桥村荔枝贡园,开展“服务果农,送法下乡”活动。
开展“服务果农,送法下乡”活动
经营着一家生态农业公司的马先生眉头紧皱地走近了咨询台,和法官聊了起来。马先生表示,听说今天有法官来贡园普法,自己刚好在荔枝收购销售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专门过来咨询了解。
对于农产品预售中的法律风险,法官慢慢分析,为马先生支起了招:不设置预售价格,设置订金……
“原来可以这样提前避免法律风险,幸亏来一趟!”听完法官的建议,马先生竖起大拇指。
为了助力乡村振兴,司法惠民服务中心为当地果农、购销商提供“菜单式”法律服务,并建议当地政府和行业协会组织农业专家提前研判,及时向果农果商发布预判价格,服务保障近两年产值超百亿元的水果购销市场秩序良好。
连线全市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开展“云普法”
在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的基础上,茂名法院还相继在交警大队、总工会、国营农场等矛盾纠纷相对集中的地点建成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并建成874个村级司法惠民点,形成“一次普法,全市覆盖”。
近两年来,茂名法院组建了普法讲师团,普法讲师团联合司法惠民服务中心开展以案释法和巡回审判,累计开展精准普法、专题讲座、送法五进等活动3800多场,向乡村、企业和学校发放普法资料13万余份,接待群众法律咨询6.9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