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是民生之需,也是发展之基。
日前,2022年度江门平安建设“三率”测评结果出炉,恩平市群众安全感、公众对政法工作满意度得分再创新高,连续两年排名江门第一。
去年以来,恩平政法系统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牢“大抓基层”导向,扎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工作,再次交出了平安建设的高分答卷。
钥匙1:知民意 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双向奔赴
当下,恩平全市入住率达50%以上的物业小区和开放式小区党组织实现全覆盖;物流寄递行业协会党支部成立后参与基层治理活力不断彰显;5个物业企业被培育为“红色物业”试点单位;782人的楼栋长队伍和529人的片区长队伍将基层治理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平安建设能不能取得实效,根本在党的领导,关键在基层落实。恩平市坚持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书记工程”高标准推进,出台《恩平市贯彻落实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的二十条措施工作方案》,绘制出治理“施工图”。紧紧围绕基层组织力、管控力、服务力的提升,全面推动乡镇党建资源和人财物资源的整合,鼓励新业态群体参与基层治理,建立平战转换机制和干部下沉机制,壮大党员志愿队伍,组建8603人的党员突击队、先锋队、预备队,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应急处突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随着党建“朋友圈”的不断扩大,基层治理资源也在不断拓展。去年,恩平全面推广乡镇干部“背包住村”,干部下沉村(居)1260多次,收集问题570余件,切实为群众解决了“急难愁盼”问题。在“三听、三看、三落实”基础上,下沉党员干部还结合“无毒创建”、老旧小区改造、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调动村委干部、网格员积极性,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协助村(居)委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钥匙2:解民忧 防范风险与多元解纷携手同行
“家里这堆东西多亏网格员帮忙解决了!”讲起网格员何镇宇帮忙清理占道杂物的事,恩平市圣堂镇竹围村的何老伯竖起了大拇指。如今,4000多名网格员活跃在恩平大街小巷,小网格在平安建设中发挥了大作用。
烦心事能否得到及时解决,事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恩平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三级联动社会稳定风险预警研判机制。乡镇综治中心和一线网格员针对公共安全、家庭纠纷等重点领域开展常态化排查调处,发现问题隐患第一时间就地处置。据统计,2022年恩平市通过“粤平安”综合服务应用系统登记投诉建议、纠纷化解等事项8546件,办结8541件,办结率高达99.9%。
立足本地实际,恩平市大胆探索多元解纷做法,形成一批“立得住”“真管用”的特色经验。恩平法院“人民法庭融入基层解纷网络建设项目”获评全省法院优秀改革项目;涉侨多元解纷工作模式被中央统战部和国务院侨办官网转发推介;圣堂镇“一键办”网络快速服务平台“全年不打烊、24小时接单”全方位接受群众诉求;沙湖镇创新实施党建引领“两预两委托”土地流转新模式,走出了一条盘活土地资源的新路子,有效激发了基层治理新活力。
钥匙3:保民安 专项打击与治安防控并驾齐驱
99.92%、99.88%、99.80%……恩平市全民反诈、常态化扫黑除恶和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等工作的满意率数据,勾勒出平安恩平的生动图景。
百姓看平安,关键在治安。恩平市始终把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作为首要任务,突出构建新安全格局,加大常态化扫黑除恶力度,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养老诈骗等突出违法犯罪。2022年,恩平市打掉农村涉黑组织1个、恶势力犯罪集团1个,破获涉黑涉恶案件35宗,破获刑事案件559宗,破案率同比上升28.5%。全市刑事治安总警情同比下降4.8%,社会治安环境得到有效净化。
平安建设为了群众也依靠群众。为更好组织发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恩平市成立“义警”志愿者服务队,2000多人参与到治安巡逻、矛盾化解、法治宣传等警务志愿活动中,成为社区民警的“左膀右臂”。去年全市故意伤害类警情、打架斗殴类警情同比分别下降25%、91.6%,“恩平义警”已经成为维护社会面秩序平稳安全的重要补充力量。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历经时间沉淀和实践检验,平安恩平已深深根植于群众心中。接下来,恩平市将以创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和“省禁毒示范县(市)”为目标,勇立潮头、勇毅前行,奋力打造江门平安建设样板,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恩平篇章持续提供坚实政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