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珠海市金湾区地处珠江出海口磨刀门水道与崖门之间的南海之滨,海域面积一千多平方公里,拥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因此也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的觑觎之地,在休渔期间使用“三无”船只、禁用渔具等开展非法捕捞行为。针对这些行为,金湾区检察院启动行政公益诉讼程序,督促职能部门加强执法,取得良好效果。
源起“蛇笼” 全面取证
金湾区检察院在履职过程中发现,珠海科技学院临近海域放置了大量蛇形长条网具。涨潮时,网具隐藏在水面下,当潮水褪去后才浮出水面,密密麻麻地铺在浅滩上,网具内捕获了大大小小的鱼、虾等水生生物。该网具名称为定置串联倒须笼,俗称“蛇笼”,因“蛇笼”孔眼细小,幼鱼幼虾进入后很难逃脱,对水生生物资源会造成灭绝性的破坏。经过对其它海域的调查,发现还存在使用“绝户网”“滩边罟”“大网笼”等多种禁用渔具进行非法捕捞的情况,严重破坏了水生生物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部分非法渔业设施堵塞航道,给船只通行带来安全隐患,严重侵害社会公共利益。为此,金湾区检察院依法启动公益诉讼程序,督促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全面履职,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切实保护海洋渔业资源,恢复海洋渔业生产秩序。
找准“病根” 共商共治
通过与职能部门座谈磋商,承办检察官了解到,非法捕捞使用的船只基本都是“三无”船舶,部分“三无”船舶还从事非法载客业务,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已严重威胁到社会公共利益,打击非法捕捞和“三无”船舶刻不容缓。虽然职能部门对“三无”船只和非法捕捞的打击行动虽从未间断,但违法态势并未得到根本遏制,其中既有违法者利益驱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也存在问题。为全面整治“三无”船只和非法捕捞违法乱象,形成各方协同大保护格局,金湾区检察院先后通过与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金湾大队、高栏大队、港口海事处、镇政府等单位开展了座谈磋商,达成共同推动海洋治理的共识。随后,金湾区检察院向金湾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其牵头对辖区使用违规渔具捕鱼等非法捕捞的行为进行查处,协调各职能部门开展专项工作,建立日常巡查机制,及时对辖区违反渔业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予以打击,遏制非法捕捞高发态势。
全面出击 系统治理
达成共识后,职能部门积极响应,及时制定了工作方案,在辖区范围内开展多次专项行动,对全区6个渔船临时停泊点及附近岸线渔业船舶及“三无”船舶违法载客问题进行查处,常态化整治与专项行动相结合,全面开展整治“三无”船舶和使用违规渔具非法捕捞工作。2023年以来,共查扣涉渔“三无”船舶三百多艘,查获利用“三无”船舶违法载客案件2宗,清理“蛇笼”“绝户网”等违规渔具25万米。2023年6月29日,珠海市举办涉渔“三无”船舶公开销毁现场会,在香洲区、金湾区分别设会场,金湾区院派员前往金湾分会场参与见证销毁过程,现场共销毁“三无”船舶470艘、非法电鱼工具和禁用渔具1批。有力打击和震慑了涉海违法行为,维护了渔业生产秩序,净化了海洋生态环境。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张贴宣传海报35张,派发宣传资料375份,在辖区内开展渔具商店检查工作并派发禁用渔具相关宣传材料,共计走访渔具商店近30家,派发《禁用渔具宣传单》及电鱼以案释法宣传资料100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