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办得公不公道、快不快、质量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感受。”这是“公正与效率”赋予人民法院的使命与职责。深圳深汕特别合作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深汕法院”)紧紧扣住这一永恒主题,贯彻能动司法理念,聚焦最高法院最新审判质效指标,打造驱动审判质效提升的“新引擎”,展现审判质效稳步提升的成绩单,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以审判管理增效能 促进质效指标向好
作为审判质效提升的“助推器”,审判管理现代化是人民法院工作现代化的前提和保障。深汕法院出台多份审判质效指引,切实提升审判效率;加大审限问题考核,制定《关于加强长期未结案件监督管理的实施办法》,通过一系列审判管理措施,深汕法院初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审判质效考核机制,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审判质效持续向好。
“为发挥审判管理‘规范、保障、促进、服务’的作用,深汕法院逐步完善各项工作流程,以最高法院最新审判质效指标为抓手,在公正与效率理念指导下,不断深化审判管理改革,一切为了高质量、高效率办理案件。”深汕法院立案庭干警李闰颜介绍道。
除了推动办案提速,全面优化办案质量,提升司法为民水平同样是审判管理工作的“主战场”。据了解,深汕法院开展全流程案件监督,对于发改案件,实行“一案一评查”,对案卷中评查出的问题建立台账,“以评促改”开展针对性指导,实现“检查一案、全员受教”。同时,定期开展案件质量“回头看”,对照评查中发现的问题台账清单,及时全面了解整改情况,以问题为导向督促案件质量切实提高。2023年上半年,深汕法院初审案件发改率在1%以内,在深圳市法院居于前列,审判管理工作赋能审判质量提升初见成效。
深汕法院定期开展审判态势分析研讨会
“通过发挥审判管理提揽抓总的作用,聚焦公正与效率这一永恒主题,落实审执态势分析工作机制,深汕法院扎实提高审判管理水平。”立案庭庭长杨海军说。据了解,得益于各项审判管理措施,深汕法院深入构建全员化、实质化、智能化审判管理新格局。
以诉源治理增效益 提升实质解纷能力
“多亏了你们的调解,如果一直拖延下去,工人们的工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发呢!”2023年6月,刚收到第一期劳务分包款项的深圳某清洁公司负责人王某对深汕法院调解团队表示衷心感谢。
此前,由于被告上海某建筑公司未完成与工程建设方的整体结算,致被告与原告深圳某清洁公司约定的48万元劳务分包款项被拖欠数月。一方面是工人们的工资急需兑现,另一方面在完成结算前,被告确实无力支付全额款项,如果案件进入强制执行阶段,将不可避免地对被告公司的正常经营产生负面影响。
为推动纠纷得到实质化解,深汕法院从源头上下足功夫,调解法官联动特邀调解员开展“背靠背”调解。将被告的当前困境向原告详细说明,取得原告理解与支持后,调解团队与被告深入沟通,引导双方搁置纠纷,协商分期还款方案。最终,被告同意先行垫付部分劳务费用于发放工人工资,并根据预估结算时间制定分期支付方案,最终通过非诉讼途径化解了这起劳动纠纷。
“基层矛盾纠纷的成因复杂、形态各异,只有抓住源头,联合各方力量,才能让纷争真正化解。”深汕法院委派的特邀调解员杜娇杰如是说。为提高实质解纷能力,深汕法院发挥司法能动作用,引入专业民商事调解机构,选任特邀调解员,形成调解法官指导前置,特邀调解员重点发力的循环调解模式,促进民生重点领域矛盾纠纷化解在早、化解在小,依托社会各方面力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面对深汕特别合作区大开发大建设初期基层社会治理基础不够完善的实际情况,深汕法院在辖区内广泛开展诉源治理工作,实现四镇诉讼服务站全覆盖,把立案、信访、法律咨询等司法服务延伸到老百姓身边。深入社区村镇开展普法宣传,大力开展“送法下乡”“法治课堂”,2023年上半年开展法治“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系列活动9场次,向各界群众赠送法律书籍超3000册,活动参与人数700余人,切实弘扬尊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围。同时,在区党工委统筹下,以法院支部共建村庄为试点,推进“无讼村居”创建,探索“见微知著”基层治理模式,推动优化深汕特别合作区诉源治理大格局,让更多基层纠纷化于未发、止于未诉。
以司法改革增效率 驱动案件办理提速
“一百多起案件,没想到这么快就处理完了,而且大部分案件还都是调解结案,省时又省力。”某银行负责人为深汕法院高效审理金融纠纷的新模式点赞。得益于失联修复、专业化商事调解、批量缺席审判等措施,该批次上百宗金融消费纠纷案件审理周期大幅缩短。
2022年起,深汕法院以“试点法院+试点银行”方式开展金融消费纠纷全生命周期多元化解改革工作,通过多手段失联修复措施,敦促当事人主动融入调解格局,依托专业的特邀商事调解组织开展诉前调解,依据当事人财产状况、案件金额、还款意愿等制定个性化调解方案,帮助“诚而不幸”的债务人体面脱离债务。同时,推动打造金融审判数字化产品,通过格式化立案、要素式审理、文书自动生成等形式加快案件审理进程。
据了解,该项改革试点开始以来,共计近千宗金融消费纠纷案件走上“快车道”,案件平均审理周期压缩至33.4天,司法确认更是实现了线上“一日通办”的可能,在节约司法资源的同时,也为当事人减轻了诉累,真正跑出纠纷化解“加速度”。
法律文书送达是妥善开展案件审理的前提, 而送达难、送达繁,一直是司法工作中困扰着审判人员的顽疾。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案效率,深汕法院深入推进司法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为审判工作按下“加速键”。创新审判辅助事务工作机制,成立集约排期与送达中心,选配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官助理、书记员,全面、集中负责全院民商事案件排期和送达工作,依托信息化平台和专业机构,实现以电子送达为主,兼顾邮寄送达、公告送达等全方位覆盖的多元化集约送达新模式。从“各自为战”式的分散送达文书,到“体系化、集约化、协同化、科学化”的排期送达新机制,强化庭审排期数字赋能,依托信息化平台和专业机构,围绕“科学排期+动态调整”的原则,灵活高效进行庭审排期,使法官能够更加聚焦审判主责主业,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