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注册金钟罩了吗?”“出入要注意锁门”“这是消防通道,你们不要将电动自行车停在这里”。 在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里,东莞市公安局凤岗分局油甘埔派出所油甘埔村警务室警长黄广权每天都很忙,忙着在辖区里转,忙着处理邻里之间的纠纷,忙着叮嘱群众防诈骗。10月7日中午,辖区有一群众有事找他,又急忙赶回警务室处理。
油甘埔村警务室位于凤岗镇中心区,警务室辖区大约7.2平方公里,出租屋1758间,工厂企业1076间,“三小”场所3024间,学校7间,住宅小区7个。由于辖区“三小”场所和工厂企业高度集聚,治安形势严峻。今年以来,油甘埔村警务室为进一步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巡逻、走访中收集社情民意,及时调处化解了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排除了潜在风险隐患,让“枫桥经验”落地开花,实现了“小事不出商圈、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的目标,成为辖区居民的平安“后盾”。
入户走“访”到位
“只要有空,我喜欢在辖区里走一走,和群众聊聊天,谈谈心,了解他们的需要,也能更好地掌握一线的情况。”黄广权说。
这不,在一次走访群众的过程中,有一群众拉着他说,他家里有一把老式的枪支,不知道是什么年代的,希望上缴给公安。所以,看到黄广权到村里来时,便拉着他到家里,拿出老式的枪支给黄广权看。黄广权向群众了解情况后,并将私藏枪支的严重性告诉了群众,群众表示理解,并将枪支上缴给警务室。在黄广权的几个手机里,大大小小共有微信群七八十个,每天都有很多人找他,有时候一件很小的事情,群众都会微信给他。“群众信任我,只要我能服务到群众,我觉得多付出一点时间都是值得的。”
油甘埔村警务室一直以来,都积极扎实开展入户走访工作。通过在小区、楼栋张贴宣传页,在社区微信群发布入户走访通知,进一步增加群众对入户走访的知晓率。通过错时入户、预约入户等方式全面开展入户走访登记工作,每进一家、每走一人都实时登记人户基本信息,确保辖区人员情况底数清、情况明。
在入户走访过程中,社区民警认真倾听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了解辖区群众的困难和需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为群众排忧解难。同时,社区民警深入社区,与辖区群众“拉家常”,虚心征求群众对派出所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真正构建真情实感的警民关系。
宣传教“育”到位
一直以来,油甘埔村警务室都注重教育宣传工作。社区民警在入户走访过程中针对特殊人群进行法律、法规、防抢、防盗、防火等安全防范知识进行宣讲,并就辖区“两抢一盗”、电信网络诈骗等易发类侵财型案件,以真实案例进行现案说法,切实提高人民群众法律意识和防范意识,调动群众参与安全防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群众牢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针对辖区里的特殊人群,黄广权有着自己的管理方式,比如说,所有特殊人群,黄广权都是亲自管理。黄广权说,因为只有更加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更好地进行管理。
今年6月初,黄广权接到一特殊人群陈红(化名)家人打来的求助电话,说陈红发病了,但是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无法送往就医,所以,打电话给黄警长请求帮助。黄广权接到电话后,立即带着助理找到陈红,并和其家人一起顺利将陈红送入医院就医。因为病人家庭贫困,黄广权还向相关部门申请了一笔救助资金用来抵扣陈红的住院费用。
除此以外,在对辖区的反诈宣传工作上,黄广权是采用每周去几家企业做宣传的方式,入门入户一对一的做宣传。截至目前,油甘埔村警务室违法犯罪警情下降24%,电诈警情下降19%。
纠纷调“解”到位
油甘埔村警务室始终坚持把新时代“枫桥经验”精神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作为基层警务室工作的目标,不断创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思路和方法,将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在今年的7月份,油甘埔村警务室接到一名二手房东的电话称,其出租房里有一名租客整天躺在房子里不出门,感觉要出事了,希望警务室的警长能过来看一下是什么情况。
黄广权当即过去出租屋了解情况。原来该名男子身患疾病,其家人因为要上班,没地方安放,只好将男子安置在出租屋里,可是男子自己不能自理。随即,黄广权联系上男子的父亲,并建议其父亲将男子送回老家去休养,毕竟将人单独放在出租屋里不安全。在警务室的介入下,男子的父亲最终将男子送回老家去,临走前,黄广权还自掏腰包给他们购买了食物。
“这些小问题都是矛盾纠纷处于萌芽状态,如果我们不及时介入,像上述的这个事件,有可能会变成出租屋死亡意外事件,到时二手房东和租客之间就会出现矛盾纠纷,有问题就要及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工作目标。”黄广权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