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州市白云区京溪街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红暖京溪”党建品牌矩阵,积极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针对提升社会治理能力进行诸多尝试。通过在社会资源、多元联动、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力,从“单枪匹马”到“千军万马”,推动多元力量深度参与基层治理。
京溪街先后获白云区2022年度“枫桥镇街”、2023年度“枫桥镇街”。2024年,荣获白云区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优秀单位,广州市政务新媒体影响力排行榜“基层治理优秀案例”。
在社会资源上加力
推动群防共治提效
汇聚党员力量、政法队伍等专业力量,辅警和协警为主的半专业力量,物流寄递从业人员等行业力量和志愿力量等组成“红暖京溪”“广州街坊”群防群治队伍,成员扩充超4600人。
建立最小应急单元130多个,聚合党员、民警、网格员、最小应急单元等各类群防力量,通过结对的方式参与社区治理,发挥多元主体的协作作用,开展巡控值守、应急避险、紧急处置突发事件等,形成守护街道安全的一道道岗哨。
同时,将社区综合网格党支部纳入管控网格组,设立80个社区综合网格党支部,划分党小组165个、网格党员责任区165片,组建党群服务队16支,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时刻带领广大群众与志愿者们投入社会治理、志愿服务。
另外,京溪街开展20多场“古道课堂”宣讲活动,发动“红暖京溪”“广州街坊”队伍成员、社区合伙人等参与社区治理。举办红暖京溪“安全第一村”宣传活动,通过市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安全比武、文艺汇演、摊位互动,提高市民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热情。
在多元联动上加力
推动矛盾解纷提速
京溪街构建多元联动调解机制,实现司法审判与医疗行业调解力量融合。
遇矛盾纠纷,京溪街人民调解委员会执行多元联动调解机制:街平安法治办迅速介入,防止矛盾升级,保障调解过程的安全和秩序;由区卫健委提供医学专业知识及政策解释;京溪司法所提供专业的法律指导和矛盾纠纷化解路径,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社区法律顾问则运用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为双方提供法律咨询和解释。
去年11月,京溪街创新多元联动调解机制,通过“人民调解+司法确认”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模式,在两天内成功化解死亡患者亲属、医院双方医疗纠纷,实现调解时间、成本大幅节约。
另一方面,街道、部门、社区网格组成三级调解阵地,党员干部、驻点团队、社区法律顾问联合“两代表一委员”以“四下基层”为抓手,开展信访接待、政策宣讲、调查研究、现场办公,通过实地看、现场问、座谈议等方式,妥善化解辖内高空坠物伤人、老旧小区电梯加装纠纷、劳资纠纷等矛盾事件,确保“民情直通、民意直达、民事直办”。
去年至今,京溪街村(社区)法律顾问共提供线上法律咨询约480人次,线下法律咨询630人次,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成效显著。
在公共服务上加力
推动基层治理提质
京溪街以公共服务为纽带,通过“五社联动”“三站融合”等服务模式提高基层治理“含金量”,保障市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
全街16个社区民主议事厅为平台,引导居民参与老旧小区电梯加装、充电桩建设等民生事项。去年至今,全街民主议事厅累计议事次数723次,形成决议数910多项,决议事项数超1200项,决议事项执行落实件数923件,执行率超80%,有效激发居民共治活力。
动员社会力量、爱心企业助力慈善,通过参与“腾讯99公益日”活动、举办节日义卖等筹集社区慈善基金,其中10万元用于“安全家守护”、南方医科大学图书馆服务设施、京海口袋公园等项目。去年9月,“安全家守护”项目为12户困难家庭居家庭实施居家环境改造,为50多户困难家庭发放“居家安心包”。
此外,推动家庭医生工作站、颐康站、社工站“三站融合”发展,为失能半失能高龄长者、精神障碍等困难群体提供医养服务。通过“五社联动”为150人次精神障碍康复者提供辅导服务,成功介入多个轻生个案并提供心理服务,并调动社区慈善基金开展“心晴成长能量包”项目,保障市民群众心理健康,夯实“平安广州”建设基础。
接下来,京溪街将以“轻车壮马”实践探索基层治理,全力以赴推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持续向纵深发展,不断提升社会基层治理水平,推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为建设平安广州、平安白云贡献京溪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