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警方获悉,近日,广州市公安局海珠区分局与银行机构通过高效联动、精准研判与快速响应,拦截一宗“冒充公检法+邮寄黄金洗白”新型诈骗案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共计约95万元。
4月中旬,海珠区瑞宝街某银行支行发现七旬老人刘女士存在异常操作:先是通过手机银行兑换港币并汇出,称委托香港亲戚购买理财产品;随后又购买实物黄金准备邮寄至河南省某地,并称“本人在河南省,购买黄金为资产升值”。海珠区反诈中心接到预警线索,辖区居民吴先生也通过手机银行购买黄金,并邮寄至河南省某地。
接报后,反诈中心开展分析研判,发现吴先生与刘女士为夫妻关系,且存在资金归集情况。综合研判显示,两人高度疑似遭遇冒充“公检法”类诈骗。民警赶到刘女士住处后敲门,无人应答。经多方核查,确认对方就在家中,与其声称“身处河南省”的说法矛盾。面对反锁家门的刘女士夫妇,民警联合家属、邻居及居委会工作人员,经过一小时的耐心劝说,最终刘女士打开家门,并说出接到冒充“公检法”诈骗电话,按照对方要求购买新手机、下载软件及邮寄黄金至外地的经过。
反诈中心第一时间对他们名下的银行卡实施紧急止付与资金拦截,成功挽回损失约95万元。目前,警方正对案件开展进一步侦查。
骗局揭秘
1.冒充“公检法”“洗白”骗局
骗子冒充“公检法”人员,谎称事主账户涉嫌犯罪,以“撤案需购买黄金邮寄至指定地点审查资金”为由行骗,假意承诺“审查后返还资金”。
2.刷单“提现”骗局
骗子通过兼职广告吸引事主,以“平台积分不足”为由,诱骗事主购买黄金邮寄至指定地点“完成提现”,前期以小额返利骗取信任。
3.投资理财“充值”骗局
骗子冒充投资专家,诱导事主买黄金邮寄至指定地点,声称“黄金到账后投资账户金额翻倍”,实为骗取财物。
4.杀猪盘“赚差价”骗局
骗子伪装成“成功人士”,与事主建立情感信任,以“利用地域黄金差价盈利”为名,诱骗事主购买黄金并邮寄或交货至指定方,承诺“盈利后返还”。
5.洗钱“工具人”骗局
有的事主在邮寄黄金后,骗子会向事主账户转入其他诈骗资金,诱导继续购买黄金邮寄,使事主不知不觉成为电诈洗钱“工具人”,涉嫌违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