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开展治安系统“夏季行动”,共查处各类治安案件142.6万起,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92.2万起,消除安全隐患264.6万处,以强有力的措施守护社会安宁;
围绕境内制贩、网上贩卖、境外走私三个重点,依法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破获涉枪涉爆案件2.2万起,全国持枪、爆炸犯罪案件数同比下降29.7%;
深入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破获涉渔刑事案件6000余起,打掉犯罪团伙830余个,查获非法渔获物19万余公斤,有力遏制了规模性涉渔犯罪;
户口迁移政策有序放开放宽,持续深化高频户政业务“跨省通办”,累计办理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127万余张、户口迁移业务463万余笔;
……
过去一年,从打击突出违法犯罪到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从推出惠民利企举措到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公安机关攻坚克难、忠诚履职。这一项项举措,一组组数据,勾勒出公安机关推进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实践。这些成绩的背后,凝聚着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的担当和付出。
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按照公安部党委部署,聚焦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围绕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引领和推动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措施落实,推动治安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提供有力支撑,忠实守护人民的幸福和安宁。
聚焦源头防范
持续加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
平安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完善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明确要求,也是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必须答好的时代课题。
2024年,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深入推进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建设,紧盯治安要素,织密防控网络,完善工作机制,统筹规划巡逻防控工作,推动强化学校、医院等重点单位安全防范,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到安全就在身边、触手可及。
巡逻防控网络不断织牢织密。公安机关深入落实巡逻防控“四项机制”,日均投入社会面巡逻防控警力52万人次、群防群治力量54万人次,提高了见警率、管事率。同时,推行公安特警屯警街面、动中备勤,在大中城市科学划设“1、3、5分钟”快速反应圈,指导各地广泛组建“最小作战单元”,推动巡防勤务更加科学高效。
涉爆危险物品管控持续加强。公安机关着眼源头防控,加大清查收缴力度,排查整改枪爆安全隐患1.2万起,集中销毁非法枪支8.8万余支。2024年,公安机关接到群众举报枪爆线索1440条,据此查破案件567起。
推动校园安防措施落地见效。公安机关深入开展“护校安园”专项行动,深化落实“护学岗”和“高峰勤务”机制,会同有关部门推动校园安防措施扎实落地,排查整改校园安全隐患44.7万余处,整治校园周边治安乱点6.6万余处,为全国中小学幼儿园2.4亿名学生提供安全保障。
2024年大型群众性活动数量和规模大幅增长,公安机关以大型体育赛事和演唱会、音乐节等文艺演出为重点,全面落实票证核验、安全检查、秩序维护、应急处突等安保措施,确保了全国7.5万余场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顺利举办。
涉水安全防护特别是未成年人溺水问题备受关注。公安机关坚持“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理念,会同有关部门全面强化溺水涉险安全防护措施。充分发挥公安法治副校长作用,开展防溺水“进校园”等宣讲体验活动。2024年,公安机关累计巡查重点水域57万余处,宣传教育覆盖师生及家长6500余万人次,救援落水群众5500余人。
公安机关联合有关部门指导地铁公交运营单位加强安全防范,深入开展治安隐患排查整治。2024年,公安机关走访检查地铁公交运营单位5.8万余次,消除治安隐患4.6万余处,组织安全培训1.5万余次,治安防范能力显著提升。
公安特警是防暴处突的尖刀力量。快速射击、识爆排爆、解救人质、追捕突击……去年8月,全国公安特警挑战赛的顺利举办,提高了特警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2024年,各地加强公安特警应急处置和拉动演练,累计调动警力近3万人次。
依法严打犯罪
让人民群众感到安全就在身边
“假赌黑”问题是侵蚀足球事业健康肌体的“毒瘤”。公安机关加强与体育行政部门协作配合,深化足球职业联赛“假赌黑”问题专项整治,依法严厉打击假球、赌球、操控比赛、行受贿赂等违法犯罪。
去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公安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公安机关依法严肃查处足球领域赌球、假球等违法犯罪情况以及对61名涉案足球从业人员的纪律处罚情况,回应了群众期待,形成有力震慑。
什么犯罪突出,就重点打击什么犯罪。2024年,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以“夏季行动”等专项行动为牵引,坚持重拳出击,健全完善机制,以零容忍态度打击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类突出违法犯罪,取得了新的战果。
缉枪治爆除隐患,有力守护公共安全——公安机关突出缉枪、治爆、净网领域,深入开展打击整治枪爆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挂牌督办重大案件156起,破获相关案件2.2万起,持枪、爆炸犯罪案件持续下降。
扫黄禁赌治乱象,有力净化社会风气——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涉黄涉赌问题,公安机关强化面上清查、专项打击和重点整治,有效净化治安环境,破获黄赌刑事案件6万余起,查处黄赌治安案件50余万起。
针对冬春季节农村赌博犯罪特点,公安机关开展“清风2024”专项行动,查破农村赌博类刑事案件1万余起、治安案件10万余起。针对夏季高发的赌球等赌博现象,公安机关集中打击利用重大国际足球赛事赌球违法犯罪,破获赌球刑事案件800余起。
打击整治“黄牛”倒票,有力维护公平正义——紧盯营业性演出、体育赛事、旅游景区等领域,开展打击整治“黄牛”倒票违法犯罪专项工作,北京、上海、江西等地公安机关侦破系列抢订门票牟利案件,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严厉打击涉江犯罪,有力维护水域安全——坚持打源头、斩链条、摧网络,公安机关向涉渔突出犯罪发起凌厉攻势,先后4批次对120余起组织化、团伙化的涉渔重点案件予以挂牌督办,打掉一批盘踞在长江沿线的犯罪团伙。
一次次行动的果断出击,一起起案件的成功破获,有力震慑了犯罪分子,净化了社会治安环境,挤压了犯罪空间,用实实在在的打击整治成效守护着百姓安宁。
做实基础防范
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某小区16楼有人长时间接听诈骗电话,疑似被骗。”2024年10月22日,福建省厦门市公安局开元派出所民警郭志忠在警务通上收到一条推送任务。郭志忠到达指定地点的时候,当事人小李还在与电话那头的“男友”核对银行账户。在确认她还未转账成功后,郭志忠立即对其提示这是电信网络诈骗并成功劝阻。
快速实现面对面劝阻,这背后的秘诀就是任务标准件。厦门市公安局对涉及派出所的123项业务进行标准化梳理改造,形成指令化的任务标准件,让每一名民警接到指令就知道要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
从制单、派单、接单,到落地、执行、反馈,任务标准件让基层警务工作的每一步都能精准实施。这是公安机关优化运行模式、做实基础防范的缩影。
基础防范机制是服务支撑全警的重要载体。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按照公安部党委部署,统筹“主战”“主防”,集中精力抓关键,建立完善“基础管控中心+任务标准件+社区警务平台”新型社区警务机制,推动基层基础工作精准落地、精准赋能、精准管理,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2024年是落实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一年。各地公安机关纵深推进该行动计划,大力推广建设基础管控中心,打造新型社区警务机制,持续推动重心下移、警力下沉、保障下倾,全国县级公安机关基本实现派出所警力占比40%以上,21个省份实现“一村(格)一警”全覆盖。
“红枫义警”“西城大妈”等平安类社会组织达2万余个,群防群治力量达2500余万人……各地公安机关紧紧依靠社会力量,深入开展防盗、防骗、防毒、防矛盾纠纷、防治安灾害事故主题宣防,社区安防、警民联防普遍加强。2024年,公安机关深化“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890万余起。
坚持改革创新
积极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2024年,公安机关治安管理部门坚持科技赋能、强化法治保障,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扎实推进公安机关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措施的落地实施,深入推进治安管理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推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公安机关认真落实国务院印发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推动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指导各地有序放开放宽落户限制,有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公安机关全面推进“跨省通办”,实现开具户籍类证明、申领居住证和居民身份证补换领“全程网办”,累计办理户籍类证明275万余笔,办理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127万余张,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异地工作生活。
公安机关以优化乡村民宿服务管理为小切口,优化证照办理和服务管理,加快推进App、小程序等建设应用,依法保护乡村民宿企业经营权益,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4年,公安机关新增纳管乡村民宿3.3万家,保障安全接待旅客入住9000余万人次,带动就业97万人。
“高效办成一件事”是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公安机关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指导落实企业信息变更、注销“一件事”,推进同步完成公章刻制备案信息变更、注销,让企业群众办事更高效。同时,公安机关积极推进取消公章刻制业特种行业许可审批,改为备案管理,依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紧盯企业、群众关心关切问题,公安机关改进大型活动安全管理模式,优化安全许可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加大对承办者的指导服务力度。2024年,公安机关为1.4万余场展览展销、5500余场文艺演出活动、2700余场体育赛事活动提供了高质量安全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