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覆盖面越来越广,现金似乎离生活渐行渐远。然而,使用现金却收到假币找零的情况,偶尔出现时还是让人猝不及防。广东省公安厅经侦局提醒,市民发现假币要主动举报、主动上缴,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假币泛滥和蔓延,让现金“失真”的情况不再出现。
与多年前相比,近两年来,在广东发现的制假币窝点越来越少,发案量不断下降,其背后是警方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东警方收缴假币近亿元,这些假币还没来得及流入市场就已被及时拦截下来。银行临柜收缴假币量连续三年维持在较低水平,流通领域的假币量明显减少,社会公众的用币安全感大幅提升。
因为工作成效突出,广东公安打击整治假币犯罪的先进经验多次被公安部推介。在今年5月份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上,广东省公安厅经济犯罪侦查局侦查二处假币犯罪侦查科获评“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
一案收缴假币6400万元
4月2日晚10时,在深圳龙华,便衣民警还在等待时机,这已经是他们连续守候的第40个小时。此前警方获悉,粤东籍假币包销商吴某将前往深圳仓储点取货,警方布下天网守株待兔。当晚,吴某如期到来,在其假币交易结束后,警方一举抓获包括吴某内的4名犯罪嫌疑人,捣毁假币仓储点1个,缴获假币6400万元。这是今年广东警方打击假币犯罪的一个成功案例。
广东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假币犯罪一直都是重点打击的犯罪类型。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因心存侥幸,仍有一批职业从事假币犯罪活动的不法分子,见缝插针,继续顶风作案。而另一个特点,是涉网犯罪有所抬头,警方在打击中发现,还有专门向外省输出打印假币技术以从中牟利的犯罪活动。
“飓风2016”专项行动中,广东公安经侦部门连破大案要案,取得了全国打击假币专项行动第一的成绩,今年以来,又借“飓风2017”专项行动之机,持续重拳出击。
3月19日,在茂名、深圳捣毁打印假币窝点2个,缴获假币110万元,抓获嫌疑人6名;4月2日,捣毁位于深圳龙华区的假币仓储点1个,抓获嫌疑人4名,缴获假币共6400万元;4月9日至12日,对假币购买买家循线追踪,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缴获假币1320万元;4月14日,抓获嫌疑人6名,缴获假币600万元。
上述4波打击行动,共收缴假币9430万元。今年上半年,一共缴获假人民币9984万元,与同期银行临柜收缴假币量的比例(简称“警银收缴比”)为165.8%,流通领域假币量明显减少。
监测点密切监控犯罪线索
假币犯罪涉及多个环节,一个犯罪团伙的背后往往有更庞大的犯罪网络,涉及生产、销售、运输等多个环节,依托现代物流、信息、资金网络,分工合作,涉及区域跨省、跨市,有的甚至在境外。“假币线索隐蔽,经营周期长,线索深挖推进也比较难。”省公安厅经侦局假币犯罪侦查科负责人告诉记者。
十几年前,广东省公安厅就在全国较早成立了反假币科,经过多年实战,在反假币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是在推进科技强警之路上,依托大数据和专业信息分析模型,为犯罪嫌疑人布下天罗地网,实现精准化打击。
“省厅统筹主导,开展深度经营,精准研判收网时机,组织省、市、区(县)三级公安机关整体联动,确保了打击成效的最大化。”省公安厅经侦局假币犯罪侦查科负责人告诉记者。
此外,经侦部门与特警、刑警等合成作战,形成打击合力。如在侦破汕头一宗假币案件的过程中,公安机关就运用无人机航拍,准确摸清窝点周边环境地形;当地民警乔装打扮、跟踪布控,成功发现了制假窝点位置;其他警种也密切配合,为锁定疑犯落脚点和巩固犯罪证据链条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悉,公安部面向全国已建立一批工作站和假币监测点,在广东,打击整治假币违法犯罪已是一项常态化工作,我省在广州和揭阳设立了反假币工作站和假币监测点,密切监控着涉假币违法犯罪线索和人员。
此外,每年的“5·15”经侦宣传日,公安部门都会联合金融机构积极做好反假币宣传工作。通过不断完善警银协作长效机制,开辟假币违法犯罪线索来源渠道,准确研判各地假币犯罪形势,实现精准打击,维护金融管理秩序。
■案例
揭阳贩卖假币案
今年2月初,公安厅经侦局对2015年揭阳的一宗假币案进行拓展分析,挖掘出有假币前科的目标对象方某,并发现其与湖南籍人员联系异常。
3月17日晚,经侦局获知线索,有一湖南买家即将前往惠来县,立即部署揭阳经侦部门蹲点布控、跟踪摸排,于隔日凌晨成功掌握了该买家的活动轨迹。在假币交易完成后,警方立即收网,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缴获假币1000万元。
茂名打印假币案
去年8月,广东警方在茂名、东莞等地捣毁制假币窝点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缴获假币1100多万元,是近年来全国现场缴获量最大的打印假币案。
今年初,茂名经侦部门从去年侦破的这一假币案中继续深挖,掌握了苏某等人打印假币的线索,随后上报省厅经侦局。
3月19日,专案组在查清了团伙成员关系和窝点位置后,在茂名、深圳两地开展收网行动,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捣毁打印窝点2个、仓储点1个,缴获100元、50元、20元面额假币110万元。
警方提醒
收到假币切勿再花
近年来,市民对大额假币的警惕性有所提高,但小面额的5元至20元假币更容易被钻空子。还有人认为,只是带在身上,没有使用并不犯法。
警方提醒,市民在收到假币后,应及时上交银行等金融机构,也可以报案。切勿心存侥幸,把假币花出去以“转移损失”。故意使用假币是一种违法行为,超过一定数额会构成刑事犯罪。刑法中有一项罪名,就是“持有、使用假币罪”。该罪名,是指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或使用,数额较大构成犯罪的行为。
我国刑法规定,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界人士表示,假币一经持有,就为假币进入流通领域提供了条件,就存在妨害金融管理秩序及破坏市场经济的潜在危险,必须严厉打击。
链接
鉴别假币有这四招
一看:依靠肉眼仔细观察钞票的颜色、图案、花纹等外观情况。看钞票的水印是否清晰,有无层次感和立体效果;看有无安全线,迎光清晰可见;看专用油墨印刷图案;看主景、人像图案层次是否分明清晰、逼真;看色彩过渡是否自然、准确,整张票面图案颜色是否统一;看底纹线,真币底纹各种线条粗细均匀,直线、斜线、波纹线明晰、光洁;看对印图案,假币容易出现正背面图景错位现象;看冠字号码字体大小是否一致且排列整齐,是否有重号现象等。
二摸:依靠手指触摸钞票的感觉来分辨人民币的真假。人民币纸张手感光洁、厚薄均匀、坚挺有韧性;假人民币用普通商业用纸制造,厚薄不一,手感粗糙、松软、挺度差,还有的表面涂有蜡状物,手摸发滑。
三听:根据抖动钞票发出的声音来判别人民币的真伪。人民币是专用特制纸张制成的,具有挺韧、耐折、不易撕裂的特点,手持钞票用力凌空抖动,手指轻弹,或用两手一张一弛轻轻对称拉动钞票,均能发出清脆响亮的声音;而假币声音发闷,且易撕断。
四测:对制作手法比较高明、伪造质量较好的假钞,需要利用专用工具进行检测。(记者 洪奕宜 吴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