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放式广场,负载达200公斤的安防无人车成为警方的“移动装备库”,可快速投送各类警务装备;智能服务机器人集成红外热成像和火焰告警功能,对赛场实现24小时火情监测;警用无人机在城市上空自主巡航,实时感知交通态势与人流密度;警用机械狗穿梭于复杂地形,化身移动的“智能岗哨”;水上巡逻机器人划破碧波,执行反走私与应急救援任务……连日来,为做好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残特奥会安保工作,广东公安不断提升警务技术能力和实战水平,构筑起地上地下联勤、空中地面协同、水陆一体作战的立体化安全防控体系,为打造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赛事贡献公安力量。
空中鹰眼全域感知
在深圳市公安局警务航空支队的指挥中心,一块巨大的电子屏上,数百条线路正依托城市脉络展现出来,一架架正在执行空中巡逻任务的警用无人机,正化身成屏幕上快速移动的光点,穿梭在城市上空。依托无人机指挥调度平台的强大算力支撑,警用无人机搭载的智能识别系统能高效完成交通领域的感知、公共安全领域密集度分析等任务,让空中巡逻从看得见升级为看得懂。
在位于深圳龙岗的大运中心,一架警用无人机自附近的楼顶机巢中缓缓升空,按照既定巡线开展高空巡逻。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十五运安保工作专班民警彭伟介绍,警用无人机快速机动,可第一时间到达事件现场,从空中提供全景视角,辅助现场指挥处置。同时,无人机可搭载喊话器、红外射线等,能够在警力到达前,先行开展应急处置。一套机巢便可覆盖5平方公里,能完全覆盖大运中心范围,既可24小时全自动巡逻,也可指点快速飞行。
陆地哨兵智能巡防
在刚刚闭幕的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圈粉”的不只有琳琅满目的商品,还有广州市公安局海珠分局的高精尖装备:便携式无人机、巡逻机器人、警用机械狗等。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残特奥会上,它们将大显身手。
巡逻机器人集成了高清智能摄像头与多模态感知传感器,以AI语音交互技术为核心,不仅能精准循环播报中英双语安全指引,更可基于语义理解技术,实时响应关于场馆动线、应急通道位置等高频咨询。该设备将与现场人工便民服务点形成“智能+人力”的协同服务矩阵,实现安保防控与便民服务的深度融合,彰显了现代化警务的温度与效率。
采用尖端仿生四足行走技术的警用机械狗,具备良好的地形适应能力,可灵活穿梭于场馆通道、台阶缝隙、角落盲区等传统巡逻模式难以覆盖的区域。凭借搭载的高清监控模块与环境感知系统,它们化身移动的智能哨兵,实现对重点区域的不间断巡查与异常情况实时反馈,有效弥补了人力巡逻的局限性,实现了人机协同的立体化巡防新形态,构建全域安全屏障。
警犬在公共安全领域作用显著,但传统的“口令+手势”指挥在复杂环境下精准度低。针对这一情况,广州市公安局公共交通分局联合华南农业大学技术团队研发了多功能犬用智能作战头盔。头盔集成实时画面传输与远程激光指挥功能,构建人犬分离超视距作战技术体系。指挥端可通过头盔内置高清摄像头接收警犬视角现场画面,还能远程操控头盔激光装置,向警犬投射光点指令,引导其精准定位目标。面对大客流场景,警犬在远程指挥下可快速锁定可疑区域,压缩排查处置时间,避免客流拥堵。
水上利刃守护安澜
全运会期间,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不少人会选择夜游珠江,欣赏两岸灯光秀。广州市公安局水上分局锚定智慧防控、全域覆盖目标,深度激活警务科技潜能,构建起多维防控体系。
其中,有水上利刃之称的反恐突击艇是广州水警最新列装的高精尖装备。该艇集快速响应、灵活机动、大功率输出与长航程续航等优势于一身。在实战场景中,该艇不仅能承担日常水域治安巡逻等常规任务,更可以在高速追缉、紧急救助及抢险救灾等高强度警务行动中展现强大效能。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闭幕式场地,深圳市宝安区欢乐剧场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筹备工作。而在附近的海面上,一个蓝白相间的U形机器人正在快速穿梭——这是深圳宝安警方最新引入的水上海防巡逻机器人。
深圳市公安局宝安分局海防与打击走私大队副大队长刘帅介绍,该机器人可人工遥控或自动巡航,其搭载了警灯、扩音喇叭及高清摄像头,既能执行巡逻任务,又能通过广播进行普法宣教。在水上救援场景中,机器人还可以深入传统船只难以抵达的狭窄浅滩,快速响应落水警情,缩短救援响应时间。
“相比于传统的船只救援,水上机器人能有效实现降本增效,机动性也更强。”刘帅表示。如今,首批10套水上海防巡逻机器人已部署至宝安区沿海的10个派出所辖区,为赛事安保和日常海防工作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