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敏在分享工作经验。
从检十四年,办理各类刑事案件1500余件,无一件错案及无罪案件;建立海珠区首个学校型未成年人观护基地,帮助涉罪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14年检察工作的历练,让昔日区检院入职者中年龄最小的干警,一路成长为如今威震一方的优秀公诉人。
她就是周敏,现任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她曾被评为广州市优秀公诉人,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荣获2018年“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勤奋敬业精益求精
从检十四年,周敏承办各类刑事案件1500余件,无一件错案及无罪案件,是办案骨干。
周敏在参与办理“海珠肉霸黑社会性质组织案”时,正怀有八个月的身孕,她仍然坚持参加案件协调会、加班为同事整理庭审预案,休息日仍然回单位整理卷宗。
在办理新中国大厦黑社会性质组织案时,面对公诉科案多人少的局面,她勇挑重担,将本是一个专案组的工作全部承担下来,同时还承担其他普通刑事案件的办理、审批工作。
她花了四个多月的时间,独自一人,在键盘上一个字一个字地敲打,将上百份证据遵循证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重新拆分及排列组合,重新梳理了该案的全部证据和组织架构,制作了20余份的讯问提纲,500多页的审查终结报告,40多页的公诉意见,并多次前往侦查人员驻地主持召开侦诉联席会议,指导侦查人员转变侦查方向,在一定程度上补救了该案取证的硬伤,使该案成功起诉。
勇于担当善打硬仗
2014年,周敏带领办案组承办了一起医患冲突案件。79岁的老人抢救无效死亡,家属与院方产生纠纷,老人的孙子罗某动手殴打医生。死者家属发微博称主治医生不通知家属在临死前见患者最后一面,家属向医生询问原因时,医生还出手打人。一时舆论甚嚣尘上。
此案在开庭后不久的讯问阶段,罗某态度仍然非常差。周敏敏感地抓住其中关键点立即发问道:“你怎么知道你奶奶去世的?”罗某回答:“医生说的。”“医生从ICU出来到离你奶奶去世有多久时间?”周敏再问道。“一分钟。”罗某回答。“一分钟,你觉得这一分钟不合理吗?”
面对周敏的质疑,罗某突然哑口,沉默了近半分钟,在她的再次强调性发问下,才支吾道:“我觉得是没及时通知。”
几经质疑再加上后续逻辑严密的举证和驳斥,罗某在随后的庭审过程中越来越沮丧,慢慢减少了辩解,最后认罪要求法庭对其从轻处罚。
爱护幼苗感化挽救
“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关心帮助我,今后一定好好改造,重新复学,认真学汽车修理,展开新的人生。”当海珠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的检察官对未成年服刑人员程某进行谈话教育后,其深受感动,道出了自己今后的打算。今年春节前,未检办的检察官走访程某,向程某发放《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约见检察官告知书》,并了解程某的社区矫正情况和近期的学习生活情况,为其送上节日慰问。
为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逐步实现对未成年人全面综合的司法保护,周敏在院领导支持下探索建立以“抽查记录、约见告知、教育谈话、共同走访”和“专项监督”为主的“4+1”社区矫正监督模式。她还创设了《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约见检察官告知书》,推行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约见检察官,及时受理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控告、申诉。同时,对社区矫正工作实行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对单亲家庭、低保家庭、残疾未成年人社区服刑人员的社区矫正开展摸底排查、专项监督,最大限度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周敏还建立了海珠区首个学校型未成年人观护基地,该观护基地旨在为罪行较轻无逮捕必要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提供集思想引导、技能学习、心理矫正、系统考察为一体的“帮、学、矫、察”观护教育,帮助涉罪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是切实解决涉罪未成年人失学现状的重要举措。
“我刚进海珠区检察院,前辈和同事就告诉我,海检人共同的精神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奉献、特别守纪律,他们是这样做的,我也是这样学的。”周敏说,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检察官,她将继续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记者汤南 通讯员穗直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