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七,寒意稍退。佛山南海下岗职工卢志文一早取了定制的锦旗送到佛山市南海区桂城法庭。“吴法官帮了我大忙。我今天过来,就想当面跟他说声谢谢。”
广东案件数量多、执行难度大,全省158个法院中执行收案年均过万的法院31个。南海区是广东解决执行难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企业主体类型多、务工人员多、诉讼纠纷不少,去年受理的执行案件就有3万余件,担子重压力大。面对人民群众关注的“难点”“痛点”,广东法院吹响了全面决胜执行难的冲锋号,提出以“铁手腕”“硬约束”破除信息孤岛、单打独斗、拖延执行等短板,把精准解决执行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新气象
以公正和规范带动执行工作前行
2017年,广东省新收执行案件63.99万件,执结62.04万件,均居全国首位;结案率由2016年的92.1%上升到96.95%,创下历史新高。这份骄人的成绩单,背后折射的是一整套规范、有力的支撑制度。
像南海法院这样的“案件大户”,在这套制度下也开始有了变化。出台13份执行规范性文件,审批环节少了,案件流转快了;18个退款节点变6个,退款周期在10个工作日内。
2017年年初,南海法院以执行指挥中心为抓手,规范执行行为,中心下设案件管理、质效监管、指挥调度、司法评估拍卖,像拖延退款这种情况已不再有。
“案件一到手,执行员就得先约见申请人、发联系卡,如果案件管理中心已扣了部分财产,那得先办退款。”该院执行局局长张尚谦表示,每一个节点,必须按标准、按期限完成。不执行、乱执行,电脑都有记录。
像之前,办案人员为了结案率,不符合条件的案件也终本结案。“现在终本,10个条件你自个先对照,少一个都不行。”在最高院终本程序规定的基础上,张尚谦经过调研,再增5个条件。
严格公正执行与规范文明执行,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共同决定着执行的质量和效果,关系到法院形象和公信力。
佩带单兵作战仪、首退执行款、拟拍卖房“先清空后交付”……广东法院以执行规范化为切入点,发挥牵一发动全身的功效,让司法为民的理念内化于心,让规范执行的要求外化于行,带动整个执行工作次第前行。
“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执行,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抓起,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改起,增强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这是我们执行工作孜孜以求的目标。”广东高院执行局副局长林宏坚说。
●新作为
依靠综合治理破解执行难问题
南海法院九江法庭的副庭长杨宇鹏做执行工作两年多,抗执的状况遇过不少,年前其就遭遇了一次。那天,他带着书记员外出扣押车辆,被当事人围堵了,脱身都难。此时,庭长冯载勋向当地派出所请求支援。20分钟后,警力赶到现场,协调、处置,困局不仅解了,车辆也顺利扣押。这得益于九江法庭与派出所建立的执行联动机制——如遇抗拒执行这类突发事件,派出所接到请求会快速响应,派员予以协助。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兴。去年初,佛山市在原本的“社会综治网格”上搭建了“解决执行难综治网络”,768个基层组织协助,5000余个综治网格对接,数万名网格员、社区民警、村居调解员协助送达、执行、收集线索……法院单打独斗的“治标”提升到全市信用体系建设的“治本”。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自2017年以来,广东法院将综合治理执行难新格局作为全面落实精准解决执行难的重要抓手,紧紧依托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法院主办、社会参与,广泛采取强制措施,推动“老大难”案件的解决,促使失信被执行人履行法律义务。
据相关数据显示,去年全省法院共采取罚款措施2209件,同比增加5.4倍,将52.48万名失信被执行人纳入失信名单,限制出境2254人,拘留4487人。
广东高院副院长徐春建表示:“解决执行难,不能靠法院一家单打独斗,依靠综合治理执行难新格局,是合力解决执行难的必由之路。”
●新担当
防线守得好百姓才更有获得感
一年前,因为公司经营不景气,12个月工资只发了4个月,卢志文辞了职,欠薪却没下文。经济上的压力,让已过不惑之年的卢志文焦虑,“那会二娃刚出生,家里的开销都得掰着手指算。”
2017年7月,南海法院支持了卢志文申请讨回欠薪的诉求,案件的执行分到桂城法庭。几经波折,执行员吴维找到了被执行人,一番说法,对方理亏,承诺分期支付。
“欠薪的尾款前两星期就收到了,工作也找到了。这生活,有盼头!”法院年后上班的第一天,卢志文便迫不及待送来锦旗。
今年初,广东法院在元旦、春节期间部署开展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活动,3个月执结9090件案件,执行到位金额3.13亿元,发放劳动者工资8930人次、工资款合计1.57亿元。
年前深圳福田区有件欠薪的执行案,标的金额895万元,涉及56名劳动者。棘手的是,被执行人涉及多件案件,财产已被省内两家法院查封了。广东高院启动三级法院协同执行机制,与三家法院就申请参与分配财产范围的界定进行了协商。历时一个月,案件圆满执结。
肯取势者可为人先,能谋势者必有所成。2017年7月,广东高院建立三级法院协同执行机制,推动解决重大疑难复杂的执行案件。此外,还建立定期会商机制,明确执行法院和参与执行法院的职责分工,确保案件得到执行。
在基本解决执行难决胜之年,广东法院将继续披荆斩棘、滚石上山、闯关夺隘,练就攻坚克难的“铁肩膀”、用好精准有效的“绣花针”,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南方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