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东湛江市霞山区洪屋社区,有这样一条江西汉子:他每日风雨无阻地骑着自己的电动车深入辖区,积极回应群众的期盼,从点滴小事做起,解决小问题、化解小矛盾、重视小案件,用自己的真心实意敲开了辖区群众的心门,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满意,成为了群众心里那个不会说本地话、却比本地人更亲的“贴心人”。他,就是被街坊们亲切地称呼为“龚叔”的湛江市公安局霞山分局爱国派出所民警龚兆文。
最近,龚兆文身患重病,同事、朋友、辖区居民获悉后纷纷为他祈福。一名社区民警,为何牵动这么多人的心?
街坊心中的“好管家”
上世纪90年代末,湛江出了一名家喻户晓的民警——麦杰俊,群众亲切地称呼他为“麦叔”。从警30年来,他扎根洪屋社区,为民服务,成为了群众心中的“活字典”。2010年,麦叔退休后,刚从部队转业的龚兆文接过了麦叔的担子。从此,龚兆文成为了街坊心中的“好管家”。
麦叔退休后,第一批“红袖章哨子队”成员因年龄渐大也逐渐退出。龚兆文接管该辖区后,挨家挨户做群众工作,很快召集了一批老大娘、超市老板、外来务工人员等,重建了一支“哨子队”。队员们戴着红袖章,遇到突发情况就吹响哨子,有效弥补了辖区防控警力不足的问题。“我的店铺从来没发生过被盗的情况,现在每日都有人巡逻,治安非常好。”洪屋社区一名杂货店店主说。
在组建“哨子队”、增强老城区路面防控能力的基础上,龚兆文将眼光瞄准洪屋社区的紫荆小区。“脏乱差”曾是紫荆小区的代名词,早期物业管理退出后,该小区的管理陷入了混乱,各种治安、消防问题接踵而来:电动车乱停乱放乱充电,消防隐患多,盗窃案件亦频频发生。龚兆文获悉情况后,主动请缨,帮助成立了紫荆小区第一届业主委员会。有序的管理,使该小区的治安状况迅速好转。平日里,龚兆文更是经常来到该小区,普及消防知识,增强住户消防意识,规范小区电动车充电制度,有效杜绝了因电动车充电而引发的火灾事故。
辖区居民的“保护神”
2014年9月16日,台风“海鸥”袭击湛江。风雨肆虐,海水倒灌,霞山沿海城区一片汪洋,尤其是洪屋社区,因房屋老旧,又地处低洼,一些地方水深达2米,形势十分危急。是日11时许,逸仙路一民房有群众被困,龚兆文来不及多想,就冒着房屋随时可能倒塌的危险,进入房间仔细地搜寻,终于在2楼找到了一名带着2个儿子蜷缩在角落的中年妇女。见到龚兆文,她激动地说:“孩子,民警来了,我们有救了!”刚安置好该母子3人,龚兆文又听到建筑物墙壁被暴雨冲垮的声响。原来,爱国路一公厕旁出现险情,化粪池内大量粪便溢出,一批群众被困。危急时刻,龚兆文用绳索、泡沫箱和木筏依次救出27名被困群众,随后又在东风海鲜市场救助4名受困群众。当日,龚兆文忍着病痛并冒着生命危险,在连续奋战8个小时、手掌磨出血泡、身上多处被划破的情况下,共救出34名被困群众。
“龚叔,我们等你回来!”
2018年3月5日,龚兆文在社区走访时,突然腹痛难忍,经诊断为结肠癌。他病倒在岗位上的事牵动着领导和同事的心,大家多次到医院探望,社区群众也纷纷自发组织前去探望,鼓励他早日战胜病魔。
“听到龚叔患重病的消息,我们真的不敢相信。他是一名非常优秀的民警,我们学校全体师生都对他很有感情。他经常主动帮助学校防范校园安全问题,给学生上法治教育、交通安全课、禁毒教育课,给予我们太多太多的帮助……”湛江市第十二中学王书记一提起龚兆文,眼泪就忍不住夺眶而出。“希望龚叔早日康复,我们等他回来!”
沿着龚兆文走过的足迹,记者遇到了街坊陈婆婆。一听到记者是来采访龚兆文事迹的,她便紧紧拉着记者的手说:“老龚为我们做了太多的好事,他是好人,他一定会快快好起来的。你告诉老龚,我们等他回来!”(南方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