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在核酸检测等待区开展反诈宣传。警方供图
6月3日,一名年约50岁的男子匆匆来到深圳市龙岗区坂田某核酸检测点,请求工作人员马上为其采样进行核酸检测,而工作人员核验信息后发现他两天前刚做过一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无需再检。但男子却着急地说如果不再做一次的话会被追究法律责任。正在现场维持秩序的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坂田派出所民警王磊察觉到异样,遂上前将男子带到一边了解情况。
原来,该名男子姓邱,刚收到一条短信:“亲爱的市民,按疫情防控要求,请您于今日(6月1日)下午2∶30到福田体育公园核酸检测点进行采样。请在收到短信后三小时内前往……”后面还附有一条链接,要求按提示输入个人身份证、银行卡等信息,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一看要“追究法律责任”邱先生便慌了神,于是出现开头一幕。
王磊告知邱先生这很可能是诈骗,千万不要点击链接,随后对他进行反诈宣传教育。但邱先生仍半信半疑。王磊进一步分析:当天已是6月3日,而短信却通知6月1日做核酸检测;邱先生的工作和居住地都在龙岗区,短信却通知去福田体育公园做检测等,种种都证明这条短信并不可信。邱先生这才恍然大悟,随后王磊还把自己的警号、姓名、手机号码留给邱先生,告知如果再收到可疑信息或电话,可以直接向自己咨询。
据了解,近期公安部已发布紧急预警,全国多地出现涉新冠肺炎疫情骗局。对此,深圳龙岗警方结合当前诈骗警情新变化,利用在各疫苗接种点、核酸检测点、高考考点进行安保工作的便利,通过海报、视频、横幅、标语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开展反诈宣传。
诈骗伎俩
套路一:发送虚假接种疫苗链接
今年初,多地市民收到假借官方机构名义发出的诈骗短信,要求市民点击链接预约接种新冠疫苗。短信以当地疾控中心名义发出,显示新冠疫苗已开放预约,并附上预约链接,引导居民点击缴费。
警方提醒,这种含有链接的短信是常见的钓鱼网站式诈骗。诈骗分子冒充官方机构,向市民发送“钓鱼网站”的链接,然后诱导市民进入网站,骗取身份证号、银行卡账号密码等信息。
套路二:谎称可加急检测核酸
据媒体报道,家住河北省邢台市的赵先生由于参与单位项目,急需核酸检测合格证明,便自费去医院做了核酸检测,但由于受检人员陡增,不能及时查到结果。此时,他接到了一个自称疾控中心人员的电话,告知只要缴纳500元加急费用便可快速出核酸检测结果。赵先生交了钱后才发现,这是一场骗局。
警方提醒,核酸检测要到正规查询渠道,不要被所谓“交钱加急”的话术迷惑。
套路三:谎称事主是密切接触者
一些诈骗分子冒充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称事主是新冠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或称事主曾有中高风险地区出入史,要求到疾控中心采样进行核酸检测。如果事主否认,诈骗分子则进一步说是事主的身份信息被人套用,表示可帮忙转接案发地公安部门作进一步处理,并提供虚假电话号码,进行诈骗。这种手法与“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套路非常相似。
警方提醒,凡是接到以“个人信息泄露、涉嫌洗钱”等理由,主动帮忙转接至“公安机关”的电话,都是诈骗电话。
(南方法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