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推进平安法治广州建设,提升幸福广州温度”专题新闻发布会,市政法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天河区有关负责同志介绍平安广州、法治广州建设工作情况。
市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吴振介绍了法院系统围绕审判执行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工作情况。
2019年,全市法院受理案件62.4万件、办结55.4万件,法官人均结案450件,同比分别上升34.4%、36.6%和26.1%.受理、办结案件数均居全省法院首位。今年1至9月,受理各类案件62.6万件、办结42.6万件,法官人均结案343.7件,同比分别上升18.2%、20.9%和17.9%.
立足审判职能,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作用,坚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服务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审结的“村霸”刘永添涉黑案入选全国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件。出台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实施意见、加强产权司法保护的17条措施。服务营商环境建设,累计化解债务355.9亿元,盘活土地134.4万平方米;市法院牵头推进的“办理破产”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得分在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全国第一。市法院被评为全国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先进单位。
深化司法为民,提供有温度的司法服务
切实保障民生权益,今年以来审结民生领域案件17831件,为10297名务工人员追回拖欠工资1.8亿元。推动建立生态修复管理人制度,为城市更新贡献司法力量。“私自上树摘杨梅坠亡案”入选全国法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大典型民事案例。深入推进诉讼服务和多元解纷“两个一站式”建设。办理全国跨域立案1102件,网上诉讼服务中心疫情期间提供71项“不打烊”服务,线上渠道办理立案、缴费、查询等事项165.8万件次,“云上审执”成为新常态。实体诉讼服务中心提供智慧访客、3D实景导航等30类智能服务设备和40余项自助服务,建设成果向全国推广。与16家单位建立“法院+”诉源治理联动机制,在镇、街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村社等一线建立75个诉前调解工作站,以更多元手段帮助群众高效化解纠纷。今年以来,通过诉前联调化解纠纷23968件,涉案金额21.3亿元。市法院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司法透明度指数评估中实现全国“五连冠”。
强化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
推进司法标准化建设,健全创新示范诉讼、文书前置检索和全覆盖案件质量评查机制,广州法院大数据平台实现126个流程节点数据信息智能管控,审判管理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充分运用全国首家5G智慧法院这一平台,全国首试5G远程庭审、5G债权人会议。广州互联网法院聚焦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目标,在互联网司法技术标准、诉讼规则、裁判规则、治理规则等方面积极探索,推出了“网通法链”智慧信用生态系统、“E法亭”、互联网司法信用报告制度等一批全国首创举措,多项经验在世界互联网法治论坛推广。
下一步,市法院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为推进平安法治广州建设,提升幸福广州温度提供更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中央、省、市等近30家媒体参加发布会。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