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宗涉外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案,四名被告、涉及三个国家……广州海事法院湛江法庭运用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机制,将案件委托特约调解员进行诉前调解,经法官联合调解员利用线上平台,针对该案短货、货损的争议焦点,耐心沟通释法,最终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近年来,广州海事法院不断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在搭建平台、先行调解、多元解纷等环节发力,形成解纷合力,推动端口前移,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搭建平台,联动多部门形成纠纷化解合力
2021年2月7日下午,在深圳市国际货运代理协会里举行了一场由该协会与广州海事法院共同举办的“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总结暨广东诉讼服务调解系统培训会。自该协会与广州海事法院深圳法庭签署框架合作协议以来,该协会推荐的14名行业调解员在近半年时间里,多次成功调解相关案件。
联动有关部门形成纠纷化解合力,是广州海事法院在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中的一大亮点。作为我国最早设立的审理海事海商案件的专门法院之一,广州海事法院司法辖区线长、点多、面宽,单靠“单打独斗”很可能“事倍功半”。
广州海事法院珠海法庭首次邀请港澳陪审员、珠海市港澳流动渔民工作室就一宗香港船东诉渔业互保协会的海上保赔合同纠纷案件,在珠海市港澳流动渔民协会召开联合调解现场会。
近年来,广州海事法院先后走访了珠三角地区和粤东、粤西地区党委政法委及法院,在取得政法委支持的前提下,与当地中级法院或基层法院签订或意向性签订合作协议,就立案、审判、执行、队伍建设等加强协作。在立案协作方面,广州海事法院与相关地方法院积极推进跨域立案,共享窗口立案和网上立案平台资源,打破立案收件和材料受理的地域化限制;对涉及海事专门管辖的案件,指引当事人到海事法院诉讼。
先行调解,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
在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中,广州海事法院采用委托仲裁调解、委托行业协会调解、委托港澳海事专家调解等多种方式,促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日前,广州海事法院珠海法庭就一宗涉港的海上保赔合同纠纷案件,在珠海市港澳流动渔民工作办公室召开联合调解现场会。2020年11月23日,原告深圳某商务科技公司因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纠纷起诉被告深圳某物流公司,要求被告赔偿货物损失及返还运费。因报关单上申报的货物价值与原告诉讼请求存在较大差距,而且被告认为原告还有前期费用未结清,争议较大,调解工作一时陷入困境。按照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机制,广州海事法院深圳法庭将本案委托特邀调解员深圳市安达顺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裁助理陈梦圆进行诉前调解。同年12月22日,原、被告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如期支付款项,彻底解决了纠纷。
该案是广州海事法院珠海法庭邀请港澳陪审员、珠海市流渔办参与联合调解的首次尝试,最终双方在珠海法庭达成调解方案,案件得到圆满解决。据统计,今年以来,广州海事法院在诉前调解阶段已成功化解纠纷837宗。
多元解纷,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南澳县是汕头市主要的渔业生产区,涉渔业人身损害赔偿责任案件多发。广州海事法院汕头法庭主动走访汕头海事局、海警局、南澳县云澳镇人民政府、汕头国际海员俱乐部等单位,了解当地海事纠纷特点等问题,进一步完善诉前调解、电子送达等措施,建立汕头法庭特约调解员名册。在一宗船员工伤索赔案中,汕头法庭将法庭搬进医院进行调解,让当事人少跑腿就能实现与公平正义“零距离”。
300多公里外的广州海事法院深圳法庭,则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航运法律热点问题分析暨航运新态势应对策略研讨会,结合海外仓、电商物流等行业新业态,就审理海上货运代理合同纠纷中的新情况,以及审理思路的“变”与“不变”等内容与招商局港口集团等港航企业交流。
(广州海事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