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枫桥经验”和传统乡贤文化的碰撞,激起了乡村基层治理一池春水——茂名高州宝光街道广潭村积极组织乡贤能人,发挥乡贤引领和示范作用,建立了广潭乡贤工作室,以乡贤赋能基层治理,激发治理活力,继承和发扬着新时代枫桥精神。
盘活乡贤资源用起来
广潭村是高州清代历史名人杨颐的故里,人杰地灵,出了很多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宗族代表、经商老板等,他们常为各自村小组中大小事务出资出力,颇有威望。作为茂名市培训的第二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广潭村开拓思路,盘活乡贤人才资源,把传统乡贤文化和现代社会治理相结合,利用乡贤的人缘、地缘优势化解矛盾纠纷,着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街村干部到广潭村听取乡贤意见,动员乡贤回乡支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今年以来,广潭乡贤工作室逐渐成形,在册乡贤总数170多人,目前已吸纳21位威望高、办法多、理论强、热心肠的乡贤作为常驻调解员,他们及时处置村中婚姻、界至、邻里、劳资等纠纷,打造了“做得好、叫得响、信得过”的乡贤调解队招牌,积极协调解决群众的烦心事,切实提升村中群众的幸福感。
排查调解矛盾干起来
乡贤调解员们坚持在村中“多走走”、与村民“多聊聊”,与村干部保持联系,留心村情民意,在参与村中事务时积极排查收集村中矛盾和隐患,对预防矛盾发生采取“治未病、治欲病、治已病”的措施,“战绩”颇为丰厚。
广潭村乡贤到村道硬底化现场协调处理群众诉求
广潭村环村道路单改双项目沿线的一户村民反映施工方修路致其房屋开裂,危及安全,多次信访反映,经乡贤工作室和街道平安法治办的调解和帮助达成和解;人居环境整治如火如荼,村内一处乱搭建影响村容、阻碍出行,组织清拆时,女主人采取睡地板、拦钩机等极端做法阻挠,经乡贤及包片干部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终于答应自行拆除临建,还地给村集体统一规划建设;杨大爷老祖屋属危旧泥砖房,他虽早已搬进新家但老祖屋一直舍不得拆,不仅影响村庄颜值还给过往村民造成安全隐患,工作队进场清拆时杨大爷夫妻俩大哭大闹,一时无法推进,乡贤和村干部们上门解说村中规划的设想、做通其亲属后辈思想工作并答应给其作证,老人家才勉强同意,清拆完毕后,乡贤们帮忙清理余泥并平整、硬底化地面,见改造后环境亮堂、出入方便,老人家终于舒展笑颜……
据统计,今年以来乡贤调解员共参与调解典型村建设后引发的各类纠纷13起,成功调解13起,调解率达到100%。
完善长效机制建起来
广潭乡贤工作室自成立以来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组织乡贤重新审议修订村规民约,建立培训机制、回访机制和激励机制。
通过定期学习培训,提高调解员处理矛盾纠纷、化解信访积案的能力;通过定期回访,尤其是针对重大疑难纠纷,防止矛盾再生,跟进到底,强化调解效果;通过奖励“金牌调解员”荣誉,激励乡贤调解员积极开展调解工作,吸纳更多人才参与到基层治理事务中来,发扬“新枫桥”经验,激发基层治理活力,焕新基层治理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