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普法办印发《广东省普法办公室关于公布2023-2024年全省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创新创先和优秀普法工作项目名单的通知》,佛山共有5个项目获得优秀项目荣誉,目前累计获评全省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创新创先和优秀普法工作项目达到33个,数量居全省前列。
2024年全省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创新创先和优秀普法工作项目
(佛山名单)
佛山市司法局
佛山市特色法治文化集聚区
三水区司法局
三水“红马甲”普法志愿者项目
南海区司法局
南海区行政服务中心
“益晒你”南海政务云讲堂共享法治阳光系列普法直播
佛山市商务局
应对贸易摩擦打造“涉外法律服务微课堂”线上普法平台
佛山市水务局
“水·法”融合——佛山水利法治文化领航行动
佛山市特色法治文化集聚区
近年来,佛山市委依法治市办、市普法办、市司法局联合出台《佛山市特色法治文化集聚区建设方案》,以借力现有资源、整合法治阵地、丰富法治元素、发掘文化内涵、营造文化氛围为基本思路,以“一核、二效、三有”为基本标准,通过聚焦护航高质量发展,聚合现有法治宣传要素,聚力各方资源,推动建立特色法治文化集聚区。
目前全市已建成以企业法律服务文化为特色的禅城区“法润万企”法治文化集聚区、以红色法治文化为特色的高明区“明阳红”法治文化集聚区、以“和”文化为特色的三水区“和悦”法治文化集聚区及禅城区“520”善治小区法治文化集聚区等四个特色法治文化集聚区,集聚区内法治化营商环境和法治文化氛围不断提升,并对全市法治文化建设产生良好示范引领作用。
“法润万企”法治文化主题公园
其中,三水“和悦”特色法治文化集聚区在原有的云东海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基础上,新建云东海工人文化宫多功能法治文化阵地以及三水区青少年普法体验馆、三江水韵民法典公园等3个法治文化阵地,集聚区内法治宣传活动丰富,今年已举办主题法治宣传活动200余场次,参与人次达1万多人次。
三水区依托青少年普法体验馆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活动
三水“红马甲”普法志愿者项目
为进一步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扎实推动“志愿服务+普法治理”全民普法模式,2017年9月,三水区司法局组建了三水区公共法律服务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现有队员1628人。自成立以来,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宪法、民法典、反诈骗、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等法治宣传活动3289场次,累计服务时数37万小时,参与志愿活动达5.1万人次,服务群众23万人次。志愿服务队的先进事迹多次获得省、市荣誉,得到新闻媒体正面报道和广大群众的认可,成为三水法治文明建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三水区公共法律服务志愿服务队解答市民咨询
“益晒你”南海政务云讲堂
共享法治阳光系列普法直播
2024年以来,南海区司法局、南海区行政服务中心联合创新开展“‘益晒你’南海政务云讲堂——共享法治阳光”系列普法直播,根据企业需求清单,邀请资深律师在直播间围绕不同主题进行“云普法”、互动答疑,帮助企业和职工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治素养和法治意识,获网络点赞超10万多次。系列普法直播通过搭建更多元化的“政务+法治”促企惠民服务体系,为企业扎根佛山南海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也为新质生产力驱动下衍生的新就业形态提供质优生态。
邀请南海区“八五”普法讲师团的精英律师到平台“云授课”
应对贸易摩擦-佛山打造
“涉外法律服务微课堂”线上普法平台
为进一步帮助企业应对贸易摩擦,佛山市商务局联合多部门在全省率先开设“涉外法律服务微课堂”普法专栏。专栏以需求为导向,通过视频等形式解读重点国别经贸政策。以实用为目标,提出干货措施,使企业能够迅速“找得到资源、学得着内容、用得上措施”。专栏已累计发布近20期课程,配套发布案件预警信息80多条,涉及美国、印度、欧盟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华贸易摩擦案件,发挥了“一案一释”作用,受到企业广泛关注,并多次被《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等权威网站转载。
“水·法”融合——
佛山水利法治文化领航行动
佛山市水务局在全省水利行业率先开展法治文化建设行动,打造全省首个水利普法阵地,建立首支“水义工”普法队伍,以“护水+普法”模式开展志愿服务1600多场;创新性地发挥青年干部力量丰富活动形式,并利用新媒体新技术丰富法治实践,服务群众超8万人次,好评如潮。以别具特色的行业普法新路径,为行业精准普法和法治文化建设提供“水利经验”。
佛山市水务局打造全省首个水利普法阵地
接下来,佛山市普法办、佛山市司法局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部署要求,扎实推进国家机关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积极创新创先,充分联合和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和资源,积极推动构建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大格局,为打造佛山一流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