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将至,一年一度的中国仲裁周也即将如约而来。记者近日从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获悉,第十三届中国仲裁周将于9月15日至9月21日在全球范围内盛大启幕。
据了解,截至目前本届中国仲裁周已确定85场活动,辐射全球32个城市,更多专场活动正在加紧筹备中。其中,仅在北京就有40场活动,如2025中国仲裁高峰论坛暨中国—拉丁美洲国际仲裁论坛、《中国国际商事仲裁年度报告(2024-2025)》发布会、香港大律师公会与贸仲香港仲裁中心特别活动等。其在境外仍然保持并在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城市,均设有中国仲裁周的专场活动。
中国仲裁周自2013年由贸仲、中国人民大学、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北京市律师协会共同发起成立。作为国际仲裁界的年度交流盛会,系列活动于每年9月在国内外同步举行,通过主办专题论坛、发布前沿报告、开展专业讲座、组织模拟仲裁等深度参与方式,推动中外仲裁实务融合互鉴,形成“全球视野、中国智慧”的品牌效应。
“这些年来,中国仲裁周积极搭建全球仲裁法治交流与合作桥梁,不断探寻国际商事仲裁发展前沿,平台规模逐步扩大,专业价值与全球影响力日益攀升。”贸仲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说。
据王承杰介绍,中国仲裁周系列活动一直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参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商务部、中国贸促会、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国际商事仲裁理事会(ICCA)、国际商事仲裁机构联合会(IFCAI)、国际律师协会(IBA)、环太平洋律师协会(IPBA)、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有关地方政府和贸促会及仲裁机构、省市律师协会、国内外知名院校、律师事务所、企业、商学会等,以多种形式参与平台共建。国际商会仲裁院(ICC)、亚洲国际仲裁中心(AIAC)、美国仲裁协会国际争议解决中心(AAA-ICDR)、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SIAC)、香港国际仲裁中心(HKIAC)、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院(SCC)、德国仲裁院(DIS)等多家境外知名仲裁机构,多次举办或派员出席系列活动。截至目前,活动累计举办城市已达60余个,线上、线下总参与人数逾千万,已发展成为兼具专业性与国际影响力的仲裁界盛事。
“我们期待通过中国仲裁周活动,为深化仲裁理论创新之思辨、推动实践发展之变革、拓展国际交流合作之格局、共谱国际商事仲裁与争议解决的崭新篇章,贡献力量!”王承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