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垌村村民说事会现场。
“沙垌小学孩子越来越多了,课程的质量是不是也该提上来了?”
“沙垌小学的师资力量还是太薄弱了,能不能向上级争取一下调整老师?”
……
傍晚时分,在茂名市电白区观珠镇沙垌村党支部的组织下,村民们坐在党群服务中心门前空地的小板凳上,一场村民说事活动就此拉开序幕。
11月1日起,电白全面推行“人大+村(居)民说事”活动。活动由村(社区)党组织牵头,村级党组织书记或村(居)民小组长主持,每1—2周开展一次说事活动,广泛征集“民意清单”,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从“说事”到“办事”,寓“个性”于“共性”,这套体系走出的是一条共商共信、共建共享的治村新路子。
支部主导
搭建联系群众交流平台
“村中有几十亩集体岭头荒废多年,出租了能增加不少收入。”“我建议发展南药种植,这里的土地和气候非常适合。”小良镇白沙村是广东省第二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但下属自然村年集体收入不平衡等问题比较突出,公共设施建设、管理、维护费用面临困难。
为鼓励村民主动参与村级事务治理、监督,在白沙村党支部的牵头下,镇人大代表、村干部和群众代表30余人在白沙村唐美公园榕树下举行了别开生面的“村(居)民说事”活动,群众借此机会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为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乡村治理等工作的积极性,电白区坚持由村(社区)党组织牵头,召集人大代表、村(社区)“两委”干部、村(居)民小组长、说事事项相关方代表、村(居)民代表,以及其他自愿参与说事的村(居)民,在便于村(居)民集聚的树阴下、凉亭下开展说事活动。说事内容由人大代表和村(社区)“两委”干部对村(居)民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汇总,逐一解答。
通过“人大+村(居)民说事”,让“遇事大家来商量,村民的事儿村民说了算”成为常态,让群众将“村里事”转变成“自己事”,实现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
多方参与
搭建村情民意办理平台
“增加多点健身设施。”
“把空闲的留用地建设项目,增加村民收入。”
……
在电海街道各村(社区)组织的村(居)民说事活动上,现场解决问题近100个,村(社区)党组织研究解决问题近20个,针对有争议的事项、超出村级党组织能力或职责范围的问题,汇总成一条条“民意清单”上报解决。
为破解村(居)民说事过程中可能存在“说而不议、议而不办”等问题,电白区坚持“党建引领、群众主体、多元参与”的工作思路,整合包联单位、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驻村(社区)律师、党代表、政协委员、老党员、老干部、网格员、社会工作者等共同参与。
在说事过程中,能现场答复解决的,由负责单位或负责人当场答复办理,确保村民诉求或纠纷得到及时解决;现场不能解决的,及时向村(居)民做好解释说明,村(社区)“两委”干部和村(居)民小组长对说事活动相关内容记录和存档、统一汇总,形成“民意清单”,说事后按问题建议的类型逐级反馈上报解决。
聚焦问题
搭建服务群众工作平台
“我们村上没有路灯,夜晚群众出行很不方便,存在安全隐患。”在观青学山坡村村民说事活动中,群众说出了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
收到群众意见后,观青村党总支部副书记郑裕晓主动领办,及时与相关部门、村民代表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和资金来源,自筹资金4万多元,为全村架设约50盏太阳能路灯,有力保障了村民出行及过往车辆安全,获得了群众的好评。
为确保群众提出问题有人办、有效办、快速办,电白区建立“民意清单”跟踪问效机制,明确“谁负责、谁办理”。属于村组一级职权范围内的,由村(社区)党组织负责办理;超出村组一级职权范围的,逐级提请至镇级办理或区级相关部门办理,并将办理结果及时反馈,确保说事活动收集到的问题动态清零。
同时,结合“平安大走访”“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活动,每周组织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主动领办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集合部门职能优势和个人特长,凝聚各方资源力量解决村民急难愁盼事项,引导农村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为民办事服务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