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不见时间,但可以看见时间的力量。”深圳两级法院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执光开路、披荆斩棘,努力在深圳法治建设的蓝图上奋笔疾书。 作为全国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的探路先锋,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法院肩负起破解“民告官”难题的重任,以十年光阴深耕细作,在鹏城这片法治沃土上,坚持探索“官”与“民”和谐共治的崭新路径,交出一份浓墨重彩的共治答卷。
专注行政审判十载
打造跨区管辖改革样板
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深圳市自2015年6月30日起实行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将原由其他各基层法院管辖的一审行政案件及行政非诉审查案件逐步集中到盐田法院管辖。由此,实现行政案件100%集中管辖、99%跨行政区划审理,打破了行政管理区和司法管辖区重合的传统格局。
十载耕耘,深圳两级法院围绕打造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深圳样本”的工作目标,在全国较早启动改革,并持续深化,始终以专业化建设作为实现改革目标的重要基石,加强行政审判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以及审判能力建设,妥善处理行政争议,奋力书写“官”与“民”的共治答卷。十年来,盐田法院累计审结行政案件超10万件,近半数行政诉讼纠纷在一审实质化解。2022年,“深圳市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项目荣获第六届“法治政府奖”,成为全国法院系统当届唯一获奖项目,并成功入选2022年度深圳“十大法治事件”。
而盐田法院亦完成了从“集中改革试验田”到“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的蜕变。从2015年全年审结行政案件221件,到2025年上半年已审结行政案件12000余件;从行政审判庭到行政审判一组、二组,再到如今的行政审判一庭、二庭,审判队伍不断壮大;从按案件所属区域划分审判团队到建立案件快速审理中心、速裁庭到按案件类型、繁简程度开展全流程繁、普、简分流改革,构建了简单案件快速审、普通案件标准审、复杂案件精细审、专业案件专家审的“四层格局”,以25%的人力办理了占案件总量60%的全部简单行政案件,全面促进案件集中、快慢分道、提质增效;从集中管辖与常态化巡回审判相结合,到2018年9月建成全国首个行政审判中心——深圳行政审判中心,实现全市行政诉讼案件“一站式”集中审理,不仅行政审判效率显著提升,更大幅提升了司法便民性,切实解决了人民群众的行政诉讼需求和盐田法院地处偏远之间的矛盾。
同时,深圳行政审判中心普法阵地功能有效发挥,开展法治课堂超200次,近万名大小学员走进深圳行政审判中心,实地感受深圳行政审判的便利、专业、高效。凭借丰富的法治文化内涵与优质的普法服务,该中心被最高法院评价为“体现深圳行政审判特色,展示深圳法治形象的高地”,并获评市首批四星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八五”基层普法联系点暨新时代文明特色实践点,成为展示深圳法治建设的重要窗口。
构建多元共治体系
促成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
行政争议实质化解,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
十年来,盐田法院持续深化多元解纷机制建设: 夯实基础,率先制定工作方案,搭建诉调对接平台,规范特邀调解与司法确认流程,推动形成人民调解、行业调解、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联动的“大调解”格局;创新模式, 创新推行全域联动模式,广泛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人民陪审员等担任特邀调解员,借助社会力量源头化解纠纷,有效减少诉讼增量;升级体系,创新构建“全链条+全覆盖”行政争议多元解纷机制,主动对接各方解纷力量,将非诉机制贯穿案件审理全程。打造“诉源预防-诉前调解-诉中协调-判后疏导”全周期解纷链条,实现行政争议化解流程全覆盖。
2018年8月,与各区法制办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工作机制,与深圳市律师协会签署合作备忘录,成立市律协盐田法院行政纠纷化解工作室,由其推荐专业律师组成调解队伍。
协调化解行政非诉案件
2022年8月,与全市各区司法行政部门、大鹏新区政法办、深汕特别合作区党政办签订《关于构建行政争议多元化解机制的工作备忘录》,创建“一院直联各区”调解员派驻机制。同时,立案前对仍在复议期限内但未经复议直接诉至法院的案件进行“复议适宜性”审查,积极引导当事人经复议程序先行处理行政争议。行政复议窗口入驻行政审判中心立案大厅,实行“一窗收案、全域通办”服务模式及复议机关常驻值班制度。
2023年7月,盐田法院与市社保局签署全省首份《关于共建“无讼行政机关”的工作备忘录》,并成立“行政争议化解工作室”,共建全省首个“无讼行政机关”,加强社保领域协同治理。2024年,市社保局诉前调解导入案件数、调解成功数分别同比增长280%、62%。随后,又与市交通运输局、市公积金中心拓展共建纠纷调解通道,进一步拓展了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覆盖范围,多发行政纠纷多元共治成效持续显现。
十年来,盐田法院调解力量专业化建设取得实效,率先探索的行政非诉案件诉源治理机制获评全省法院“抓示范促改革惠民生”优秀改革项目。累计聘任特邀调解员超170人次,引入特邀调解组织超30家,其中行政争议专家调解员12名,成功化解行政纠纷18962件。
智慧审判迭代升级
跑出公平正义加速度
针对行政案件集中管辖后案件量不断激增的挑战,盐田法院以被广东省高院确定为“智慧法院”试点单位为契机,用科技赋能司法,大幅提升司法的公正性和高效性。
2017年,打造全国首个“法智云端”网上行政诉讼服务平台,打通人民法院与行政机关之间案件数据链接,为行政机关提供网上立案、在线接收法律文书、查询案件信息等“E站式”诉讼服务。该平台自上线以来,已入驻行政机关超550家,办结行政案件超9.5万件,对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方便诉讼,进一步提升行政审判质效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研发“电子卷宗随案同步生成系统”,在全国率先实现行政案件的全流程无纸化办理,覆盖立案、审理、合议、裁判、结案、归档等全诉讼环节,实现案件关键信息智能提取、简单文书自动生成、复杂文书辅助生成、审理过程全程留痕。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得到最高人民法院高度认可,入选中国法院信息化建设年度“蓝皮书”。
2018年,实行审判辅助事务集约化改革,建立排期、送达等10项辅助事务集约至诉讼前端办理机制,组建专业化辅助事务团队,行政诉讼案件平均审理天数从2018年的159天降至2024年的88天,改革经验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盐田法院还以行政审判为切入点,加强智慧审判体系建设,依托自主研发的深圳行政审判数据可视化平台,以数据集成、智能分析与可视化等技术手段赋能审判流程,实现“数据”把脉,对症“开方”。
2024年6月,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建成全国首个司法审判垂直领域大模型,率先启用人工智能辅助审判系统,实现了全流程人工智能辅助办案。盐田法院积极参与涉行政案件人工智能辅助审判应用工程专项工作,努力为司法智能化转型贡献力量。
智慧审判的迭代升级,不仅有效提升了审判效率与便民水平,更通过深度挖掘审判大数据,为精准研判社会治理问题、推动法治能力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十年来,深圳两级法院通过延伸行政审判职能助推法治政府能力提升。盐田法院亦持续深化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累计出庭应诉2500余人次,出庭应诉质效稳步提升;向行政机关发出司法建议超70份,推动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行政处罚、行政允诺、出庭应诉等方面完善制度规范,实现行政效能整体的有效提升。其中,针对行政执法相关问题的司法建议获市领导批示;反映深汕特别合作区行政机关执法资格相关问题的司法建议,促进了《广东省深汕特别合作区条例》的出台。
过往荣光,已化作深沉回响,未来已来,正激荡澎湃新潮。未来,盐田法院将继续深耕行政审判,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宗旨,依法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真正实现案结事了、政通人和,推动司法改革与行政法治共同进步,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更多更好的经验和示范,以更加优异的成绩拥抱下一个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