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江海区深入实施信息联通、问题联治、困难联帮、资源联用的“四联工作法”,以政法力量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信息联通
依托区、街道两级综治中心,建立各职能部门、各街道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实现多部门协同联动;在“粤平安”社会治理云平台同步构建跨层级、跨部门的信息共享网络,推动数据实时更新、精准对接。
常态化开展重点未成年人动态摸排,对涉学生欺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进行拉网式、滚动式排查摸底,加强网格事件上报流转、巡查任务派发和个案闭环跟进,依托“粤平安”云平台实行动态更新,做实动态监测、信息共享、预测预警、干预引导、跟踪帮扶五大环节,推动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属地街道、行业主管部门对重点场所开展联合巡查
问题联治
整合资源,推动建立全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36所中小学实行法治副校长“双校长”制。
建立法治副校长聘任、考核、激励机制,多部门联合制定法治副校长工作指引,推动法治副校长实质履职。
组建普法宣讲团,以“学校点单、法治副校长接单、讲师送单”的模式全覆盖开展法治宣传;法治副校长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关注未成年人上门到校联合帮扶教育,推进法治副校长由单一普法向全面履职转变。
加大对未成年人涉足重点场所监管力度,出台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重点场所“一案双查”工作机制,对易发生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等重点场所开展联合巡查清查、明查暗访和综合治理,落实人防技防物防等措施。
法治副校长到学校开展法治宣传、安全管理指导
困难联帮
依托综治中心,激活“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统筹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等各种力量,对困境未成年人、专门学校毕业生等开展关爱帮扶。
严格落实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强制报告制度,督促行业主管部门落实主体责任,对排查出的未成年人受侵害线索,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完善刑事案件移交机制,公安机关办理移送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随案移交涉案未成年人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生活困境等调查情况,对不予起诉、判处缓刑的存在学习生活困难的未成年人,多部门联动开展“一人一档”精准帮扶,确保其尽早融入社会。
社区民警、网格员等联合开展关爱帮扶
资源联用
建立帮扶平台资源库,整合教育支持、医疗健康、法律援助等5个平台资源,拓宽关爱帮扶干预矫治手段。
建强专业人才资源库,汇聚政法、教育、民政、团委、妇联等专业帮扶力量,落实分级分类干预机制,强化一般预防、临界预防和再次预防。
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2355”青少年服务中心和社会治理个案中心资源优势,推动成立未成年人保护专项基金和“护航”慈善救助基金,以个案形式落实对困境未成年人和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跟踪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