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深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深圳多措并行,努力解决企业涉法涉诉的急难愁盼,优化辖区内整体营商环境。
在南山区这家商业中心内,因店铺修改隔间设计后要求退租,导致和相邻店铺间的改造空间无法单独出租,业主和两家店铺因场地的归属问题争吵了大半年。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法官钟雯表示:“因为有公共通道跟隔墙的问题,所以两边出口都不是很方便出去,这个时候他(业主)就起诉到法院,要求改回原始的格局,希望能够出口恢复,这样他的商铺就可以租出去。”
经现场测量,发现这块区域可以给旁边的店铺用作办公区域,经协商调解,业主以优惠的价格出租给了该店铺,三方的矛盾纠纷得以化解。
“我们就想着把这里租下来,租的过程当中可能就会涉及到租金的问题,法院也是积极的协调,也帮我们去争取到比较合理的资金。”涉案口腔诊所经营主任张某说道。
南山辖区内商事主体众多,司法需求旺盛,涉企纠纷多。区法院于去年成立全省首家“司法助企工作室”,为企业提供现场、网上、跨域等多种立案渠道,设立一窗通办、一站式退费等特色服务窗口。今年前三季度,已成功调解涉企案件10850件,同比增长13.93%,案件平均审理周期压降至55天内。
“我们在向企业发出公司治理风险指导信,已经发出了36封,协助企业良性健康发展。我们还会派出法官在社区商圈开办微法庭,已经开展了36场,有受众4000余人。”南山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熊晓婷表示。
近年来,深圳开展司法保护专项行动,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先后出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20条、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20条。今年已累计督促和解700余件企业债务问题,对2100余家主动履行判决义务的被执行企业给予一定宽限期,先后开展拖欠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账款,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清理等专项执行行动,执结案件1.5万余件,执行到位97.2亿元。
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黄超荣表示:“下一步,深圳法院将认真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努力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