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阳江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和绿美阳江生态建设,积极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强化典型案例培育,猪血木、红树林的故事连续3年亮相国际盛会。
猪血木,在全球范围内仅分布在阳春八甲、三甲两镇,是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植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极危”等级,列入《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规划》。曾经一度,猪血木因被疏于管护,生长环境恶劣,野生种群数量堪忧。
2022年3月,阳江阳春市人民检察院在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对古树名木进行现场勘查时,发现野生猪血木种群存在树体受损、寄生病虫害、保护设施缺失老旧等问题后,迅速向省检察院汇报。
随后,省检察院、阳江市检察院、阳春市检察院三级检察院迅速行动,及时启动公益诉讼“1+N”协同工作机制,通过协调会、磋商会、“线上+线下”听证会等多种方式,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履行管护责任,并多次开展“回头看”,推动建立长效管护机制,极力挽救猪血木,终使濒危珍贵树种转危为安,也为古树名木资源常态化保护提供优秀经验,得到了央视《法治在线》、最高人民检察院宣传推广。
2022年、2024年,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推荐,该案成效分别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16次缔约方大会(COP16)中国角展示。
生长于滨海湿地的红树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强大的固碳功能,是对抗气候变化的中坚力量。去年2月,广东阳东寿长河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正式授牌,成为广东省首个“国字号”河流型湿地公园,并建成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这一片“生态绿”的背后有一抹“检察蓝”。
2020年12月,阳江市阳东区人民检察院在履职过程中发现,随着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阳东寿长蚝”市场需求的上升,寿长河中无证、无序养殖蚝排明显增多,不仅造成河床淤积、影响河道通航,还严重损害河道潮汐畅通以及红树林的正常生长。
检察机关依法履行公益诉讼职能,督促有关部门对寿长河入海口养殖超出生态容量的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合理规划,最终,推动实现“阳东寿长蚝”养殖产业与红树林湿地公园生态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为巩固成效,2023年7月,阳江市检察院、阳东区检察院与阳江市阳东区寿长河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管护中心共同成立了广东阳东寿长河红树林湿地生态公益检察保护实践基地,切实加强对河流型国家湿地公园的全方位保护。
阳东寿长河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
阳江市阳东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使用无人机进行现场勘验
2023年,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推荐,该案成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