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佛山市南海区持续深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全面加强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把改革积极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推动多元解纷网络遍布镇街并向村居、厂企新业态组织延伸,通过构建大调解格局,持续提升化解矛盾纠纷工作的绩效。
解纷阵地下沉基层
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提升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近年南海着力推动解纷阵地不断迁移至基层前沿。南海法院以区诉前和解中心为主阵地,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组织,推动形成“1+5+N”的区镇村三级联动的诉前和解网络,即1个诉前和解中心+5个诉前和解工作室+N个一体化处理中心覆盖全区,让“有纠纷找调解”成为基层共识。
南海还坚持关口前移,做实前端治理指导,按照“应入尽入”原则,将诉至法院的纠纷委派至和解中心进行二次调解,对于调解不成的案件,通过速裁方式快速审结,判决生效后如一方不主动履行,则由执前督促中心督促履行,通过打造“诉源+诉前+诉讼+执行”的全链条解纷体系,持续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提质增效。
为了持续提升基层调解员专业水平,南海区人民法院和南海区司法局还共同创建“和风巡回讲堂”调解培训进基层活动品牌,面向基层调解员开展调解技巧培训,打造辐射全区的调解培训平台。
2024年8月,南海法院和南海司法局联合创建“和风巡回讲堂”。
南海“和风巡回讲堂”,根据当前矛盾纠纷特点和趋势,围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面向全区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开展专题讲座和业务培训,切实发挥调解专业人才培养、调解队伍孵化、解纷机制探索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为南海区社会治理赋能增效。
此外,南海区还在交通事故、劳动争议、物业、医患、消费和婚姻家庭6个矛盾纠纷多发领域建立人民调解专家库,并由各自的行业主管部门聘任专家库成员,助力相关领域矛盾纠纷实现前端化解、实质解决。
根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南海区各基层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功调处案件超6000宗,调解成功率达98.4%;诉前和解中心收案4万余件,调处成功率高达53.7%,非诉讼解决机制在纠纷解决中展现出显著效果。
解纷效率大幅提升
南海经验全国推广
通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构建,南海实质解纷能力明显提升。根据统计,2019年6月以来,南海在前端,指导相关解纷主体就地化解纠纷122129件;在诉前,将起诉至法院的纠纷先行导入和解中心,由法官指导调解员促成双方和解,在纠纷进入诉讼前进行二次过滤,调解成功纠纷37831件,为当事人节省诉讼成本约8000万元,此外还成功化解了诸多疑难复杂和缠访案件,和解中心成为群众化解纠纷不可或缺的重要选择。
此外,南海法院不断推进诉讼服务中心和诉前和解中心“双中心”的深度融合,让人民群众在诉前即可享受到优质的一站式诉讼服务。对经诉前和解调解成功需要协议赋强的纠纷,南海法院开辟绿色通道,当日办结。对于调解不成且被告确认送达地址的案件,适用速裁方式快速审结。诉前和解中心成立至今,共办结速裁案件68447件,南海法院民事案件平均审理周期也从2019年的105天下降到2023年的84.5天,群众化解纠纷时长大大缩短。
南海对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探索实践还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推广。近年《人民法院报》以《三个“+”激发诉源治理新动能——广东佛山南海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工作见闻》《佛山南海法院整合资源、打造团队、强化服务——铺设化解纠纷“快车道”》等6篇报道向全国推广南海法院多元解纷工作机制;人民网刊载《佛山市南海法院推动矛盾纠纷前端化解》专题介绍南海多元解纷工作;《人民法院报》、新华社客户端多次报道南海区诉前和解中心调解成功案例。
区诉前和解中心作为南海前端治理工作理念的践行者,2023年以来共接待参观、调研182场、2400余人,2024年6月更被广东省总工会评为“广东省工人先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