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的岭南大地,郁郁葱葱、生机勃勃。佛山作为制造业大市,奋楫争先开新局,正全力奏响高质量发展“春之曲”,坚定擂响“再造一个新佛山”的战鼓。
要把“施工图”变为“实景图”,离不开司法的有力护航。去年以来,佛山两级法院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佛山市委工作要求,持续做实“公正与效率”主题,全面决胜“六大工程”,努力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佛山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法院新收案件26.1万件,结案26.2万件,连续第三年结案数超过收案数;执结案件8.8万件,执行到位金额超206.3亿元。
优环境激活“一池春水”
“员工拿到工资后干劲十足,工厂引进新技术后也有新起色!”近日,给佛山市顺德法院法官胡柔燕送锦旗的老李笑呵呵地说。
原来,老李的公司从事钢铁制造,经过20多年的打拼在业内颇具名气。但因为经营不善,去年6月公司资金回笼困难陷入困境。
不甘心多年心血毁于一旦的老李决定卖掉名下多套房产渡过难关。但房子办理了经营贷款抵押,需要银行解押才能过户。按照规定,申请解押需还清欠款并提前30个工作日向银行书面申请,如果走正常流程,时间上来不及。
经行内友人提醒,老李得知不久前顺德法院和顺德金融监管支局建立了“法院﹢金融”金融纠纷协同工作机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老李来到法院求助。
“买家我已经找好了,但就算我筹集资金还清欠款,如果银行不能在期限内解押,我不仅要承担违约金,50多名员工的工资也可能发不出。”老李忧心忡忡地跟法官胡柔燕诉苦。
“老李的申请不符合规定啊。”银行的王经理叹道。
要想解决问题,一方面要让老李打消顾虑先行还钱,另一方面要帮助银行合规审查通过,在最短时间内解押。
胡柔燕决定立即启动协同工作机制,通过顺德金融监管支局联动市银行业消费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
“王经理,银行内部可先行对老李的申请资料进行审查。”“老李,关于还款日期、逾期还款责任、解押时间等条款建议这样约定。”接到请求后,调委会第二天便派出调解员在法官指导下组织调解。最终,双方顺利达成和解,并完成司法确认。
没多久,银行办妥解押,老李的房产顺利卖出。不到20天,老李的难题迎刃而解,潜在的50多起劳动诉讼也实质化解了。
与金融监管部门签订协同工作备忘录,推动金融机构优化风险内控和“呆账核销”机制……老李重现笑颜的背后正是佛山法院坚持协同联动,完善金融纠纷治理新格局的不懈努力。
“深化金融纠纷源头治理”“推动行政争议协同化解”“数助决策促推社会治理”……2024年伊始,佛山法院连续第四年推出优化营商环境十大重点工作举措,以深入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工程”蹄疾步稳护航佛山高质量发展。
——与市司法局出台意见协同推进行政争议源头治理,健全非集中管辖法院参与行政争议调解机制,80个行政争议以调解方式解决在当地;
——上线全国首个困境企业风险预警平台,促成11家企业“脱壳重生”,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考特斯公司成功重整;
——妥善处理广湛高铁、贵广铁路征地、工业园区改造等重点项目纠纷,建立丹灶氢能产业链法律保护机制,设立海创大族机器人智造城法律服务工作站。
久久为功,2024年,佛山法院牵头的“解决商业纠纷”“企业破产”两项营商环境评价指标连续第三年排名地级市第一,三水法院企业信用白名单管理制度获评全省优化县域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为抢抓城市改造升级机遇、培育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优服务赋能“百千万工程”
“根据测试数据,安装隔音海绵降噪效果不明显,建议对单台设备或整体安装消声板叶进行围蔽,以降低噪声。”
这是南海法院丹灶法庭受理的一起环境污染责任纠纷的调解现场。给出上述专业意见的,正是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的高级工程师钟老师。
为了进一步建立环境资源保护常态化协作机制,去年7月,南海法院与市生态环境局南海分局、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共同建立生态环境纠纷综合治理研究中心,实现院校研究资源和法院办案资源的强强联合。
贯彻预防性和恢复性司法理念,随着“林长+森林法官”“河湖长+河湖法官”机制去年在全市全面铺开,佛山法院坚定书写着司法护绿的惠民新篇章,全年审结环境资源案件125件。
而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佛山法院也不忘推动特色产业繁荣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地处禅城区的南庄镇,素有“中国建陶第一镇”之称。立足本地建陶产业发达特点,禅城南庄法庭努力打造“园区法庭法益民企”品牌。通过企业走访、旁听庭审等形式精准普法,推行“一企业一风险提示”,为企业提供精细的司法服务。2024年,南庄法庭共提示陶瓷行业风险47个,联合行业协会开展“法益民企”活动15场,惠及陶瓷企业93家。
“谢谢法官,我们公司这类纠纷最近明显减少,损失也少了!”在近期的“针织行业常发纠纷预防普法讲座”中,张槎法庭结合近年来涉针织业的商事合同纠纷进行释法,为当地针织企业和商会送上法治“大礼包”。
坚持以高质量司法服务社会治理,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桥头堡”作用,佛山法院以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活动为重点,与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商事调解中心等建立诉调对接机制,联合多部门与佛山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三水大塘工业园等共建14个“法治园区”,2024年12.9万件纠纷成功解决于诉前。
此外,佛山法院发布涉农村房地产纠纷典型案例,提示村集体物业运营风险,2024年妥善化解涉村集体组织纠纷1744件,向相关单位发出涉知识产权、运输行业等领域司法建议101份,采纳率100%,为基层治理开出一副副“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