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州市花都区司法局花山司法所立足工作职能,积极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出法治宣传、人民调解、社矫安帮“三结合”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近日,该司法所成功调解一起因邻里噪声问题引发的激烈纠纷,展现了这一模式在实践中的强大效能,为基层法治建设再添生动注脚。
噪声问题起争端,邻里矛盾愈激化
据悉,花山镇某村村民王某与邻居之间因居家噪声问题爆发激烈争执,矛盾迅速升级。王某反映,邻居近期每日早中晚三次放炮仗,噪声严重干扰了他与家人的正常生活,家中幼儿更是被炮仗声吓得啼哭不止,令他心急如焚。而邻居也满腹委屈,称王某经营音响产品多年,自己长期受到其家中音响播放声困扰,夜晚难以安睡,多次沟通无果后,才无奈采取放炮仗的方式“以牙还牙”。双方各执一词,争吵不断,情绪愈发激动,甚至发生肢体冲突,紧张气氛在邻里间弥漫。
法治宣传打头阵,平息怒火筑根基
纠纷发生后,花山司法所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介入,开启法治宣传“破冰行动”。他们精准发力,向双方当事人详细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涉及相邻关系、噪声防治等的关键法条。通过发放精心制作的宣传资料、播放通俗易懂的普法视频,工作人员为王某及其邻居详细解读法律规定,阐明邻里间应尽的责任义务。深入浅出的法治教育如一场“及时雨”,让双方逐渐冷静下来。双方不仅对相关法律法规有了清晰认知,更深刻意识到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矛盾的重要性,为后续调解工作筑牢了理性根基。
社矫帮扶紧跟上,温情疏导消隐患
在法治宣传推进过程中,工作人员了解到王某系社矫对象。花山司法所社矫安帮小组立即行动,主动入户走访王某,对王某进行了心理疏导和情绪安抚,化解了王某的对立情绪。与此同时,司法所迅速成立临时矛盾排查小组,联合村委治保专干深入村内各个角落,全面排查潜在矛盾纠纷。为增进邻里情谊,他们还精心组织“邻里和谐”主题活动,以互动游戏、集体讨论为纽带,和村民拉家常,以中立、公正的态度提前介入,防止类似邻里纠纷问题再次发生,进一步拉近村民邻里感情。
人民调解施妙招,情理交融解难题
在前期法治宣传与社矫帮扶的铺垫下,人民调解环节顺势展开。花山司法所社矫工作人员与经验丰富的调解员协同发力,采用“单独谈话+逐一化解”策略,分别与矛盾双方深入交流,耐心倾听诉求,引导他们换位思考。多番苦口婆心的劝导下,双方态度逐渐软化。王某坦承,过去经营音响生意确实存在噪声扰民的情况,但如今自己失业在家带孙子,诚恳邀请邻居上门查看,证实家中已无音响设备。邻居实地查看后,接受了王某的歉意,并承诺停止制造噪声。这场剑拔弩张的邻里纠纷就此烟消云散。
“法治宣传是基础,社矫帮扶是保障,人民调解是关键。” 花山司法所此次成功调解,是“三结合”工作模式的一次精彩“演绎”。未来,花山司法所将持续深耕这一模式,不断深化基层治理法治化进程,为构建和谐村居、法治社会砥砺奋进,让法治之光普照基层每一寸土地,守护百姓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