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稳定是民之所盼,亦是发展之基。近年来,中山市火炬高新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实体化运行,探索解纷新路径,将综治中心打造成多元解纷的“终点站”,让群众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快捷办,切实将风险防控在源头,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有效确保社会和谐和平安稳定。
整合资源,破解群众“多头跑”难题
“没想到这么多部门都来帮我们解决问题,真是来对地方了!”这天,广东某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员工来到火炬高新区综治中心,感谢工作人员为他们解决欠薪问题。
据了解,该公司因经营不善拖欠工资,引发工人上访维权。区综治中心接案后,运用“一三”工作法,组织公安、人社等部门多次联调联处,成功帮助90多名员工追回拖欠工资,让员工放下心头大石。
秉持“让群众少跑路”的工作理念,火炬高新区着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汇集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网数中心等多中心合一,整合信访、司法、公安、人社、法庭、检察室、公证处等资源,按常驻、轮驻、随驻等方式,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实现矛盾纠纷化解“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服务”。
如今,群众只进综治中心“一扇门”,各类矛盾纠纷便能找到“出口”,办事维权“找得到、问得清、能办结”。0
创新机制,探索矛盾化解“新路径”
为有效治理矛盾纠纷,根据辖区矛盾纠纷趋势特点,火炬高新区积极推动群团组织、社会组织、法律顾问、行业专家、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力量参与纠纷联排、矛盾联调,进一步夯实矛盾纠纷化解的“前沿阵地”。
近日,濠头社区某小区发生一起高空抛物引发侵权纠纷案件。调解室内,法律顾问就高空抛物罪进行释法,分析双方责任,明确争议焦点,心理咨询师则从邻里关系入手,以情共情,最后促成双方握手言和。“感谢你们!既解‘法结’,又解‘心结’。”当事人向工作人员表达谢意。
针对劳资纠纷等常见且复杂的纠纷,火炬高新区着力打造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品牌,搭建劳务纠纷调解委员会、涉外涉侨家事调解博凯服务站等平台,创新打造“派出所+律师+调解员”融合公调对接的片区及行业领域相结合的矛盾纠纷联调模式,同时,推行“实体+网络+热线”公共法律服务系,探索具有火炬特色的“一站式”解纷应用场景。
涉外涉侨家事调解博凯服务站揭牌成立
火炬高新区还推进服务下沉,依托网格化治理,以党群服务中心为阵地,推动社区综治中心实体化运作,开展矛盾排查化解、政策法规宣传、社情民意收集等工作,在日常巡查时发现矛盾的苗头,对排查出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调处化解;暂时不能化解的重点突出问题,及时上报至区综治中心研判联动化解。0
科技赋能,打造综合治理“智格局”
近日,火炬高新区某小区业主陈某驾驶车辆出入时因道闸系统提前关闭导致车辆剐蹭受损,陈某遂将车辆横置于出入口表达诉求,造成早高峰时段小区交通瘫痪。考虑到涉事双方对物业责任认定及赔偿方案存在分歧,网格员通过“粤平安”平台,向公安分局“吹哨”。
区公安分局收到“吹哨”单后,第一时间联动张家边社区干部前往现场开展工作,迅速厘清事实,经过多轮协商,达成和解:物业方同意承担车辆维修的全部费用,并补偿车主误工损失。陈某随即配合挪离车辆,受阻通道全面恢复通行。
网格“吹哨”,部门“报到”。纠纷化解合力的凝聚得益于“粤平安”平台。“矛盾纠纷等都可以通过‘粤平安’平台实现在线受理、流转、调解、回访。”网格管理员介绍,火炬高新区扎实推广应用“粤平安”平台,着重将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全量汇聚、全量调处,实现矛盾纠纷事件全流程数字化闭环管控。
如今,群众诉求通过基层网格员等渠道反映,区综治中心依托智慧平台实时掌握处置进展,真正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萌芽、风险处置在早在小。今年以来,共上报网格事件12682件,办结率达99.96%,其中,今年第一季度以来,通过网格治理排查矛盾纠纷201宗,切实构建基层综合治理“智格局”。
借助现代科技力量助力矛盾纠纷化解,是火炬高新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的创新路径。在区综治中心大厅,市民陈女士因婚姻继承问题困扰已久,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陈女士在“DeepSeek”智能咨询系统前进行咨询,系统迅速给出了详细答案,解决了陈女士的烦心事。除“DeepSeek”智能咨询系统外,区综治中心还引进“北大法宝”法律数据库,助力调解释法应用,推动调处化解质效提升。
张家边社区网格化三维地图综合运用平台
火炬高新区综治中心已成为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协助,推动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重要工作平台。下来,火炬高新区将继续推动各部门依法履职,形成合力,抓好综治中心阵地建设、资源整合、科技应用等工作,不断提高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社会治安风险防控能力,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可见、可触、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