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建设浪潮与乡村的发展进程中,务工群体宛如默默运转的齿轮,为经济社会的进步贡献着不可或缺的力量。然而,当薪资被拖欠,他们的生活便陷入困境,希望之光也随之黯淡。但在梅州市丰顺县,一场多方联动的暖心行动,为务工人员讨薪按下了“加速键”,帮助他们成功解决困难,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这是当地解民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丰顺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实体化运行,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社会治安风险防控,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一站式”为民解纷平台,让综治中心成为服务群众的窗口、化解矛盾的前沿,实现群众有问题“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趟”,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丰顺县人民检察院帮助务工人员拿到被拖欠的工资。
15名工人拿到被拖欠工资
“真没想到短短一个多星期就拿到了被拖欠的工资,拿到这笔钱,我们心里的石头终于可以落地了!”务工人员刘某某惊喜地向在场的人感慨道。近日,广东省丰顺县检察院派驻丰良检察室在丰顺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汤坑镇综治办等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成功调解了一宗集体讨薪案,使15名务工人员如愿拿到了被拖欠的全部工资。
时间回溯到3月17日上午,丰顺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内,气氛略显凝重。刘某某等3名务工人员带着满心的焦急与无奈走进了丰顺县检察院进驻县综治中心的接访室。刘某某的话语中满是疲惫与担忧:2024年11月,他和另外14名工友受徐某某雇用,在汤坑镇上村村某山林从事割草施肥工作。当时,他们与徐某某口头约定每亩工钱155元。怀着对辛勤劳作后收获的期待,他们在山林间挥洒汗水,不畏风吹日晒,一直忙碌到12月底完工。可当结算工钱时,问题却出现了,双方因总亩数问题产生了纠纷。辛苦一个月的劳动成果,却因为这一争议让收获变得遥遥无期,这让15名务工人员心急如焚。
丰顺县检察院派驻丰良检察室主任冯健深知这起纠纷对农民工的重要性,他耐心地倾听刘某某等人的讲述,详细询问事情经过和证据情况。与此同时,参与接访的县信访局工作人员迅速行动,按照工作流程将信访件录入系统,并及时转至汤坑镇综治中心办理。
为了尽快化解纠纷,各方工作人员付出了诸多努力。在调解过程中,总亩数成为了关键问题。由于双方各执一词,僵持不下,经过不懈沟通与协调,双方最终同意聘用第三方评估公司测量存在争议的总亩数。这一举措,为解决纠纷带来了转机。
等待的日子里,务工人员内心充满煎熬,而工作人员也丝毫不敢懈怠。终于,3月26日下午,传来了好消息。第三方评估公司测量的总亩数得到了双方的认可,争议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在汤坑镇综治中心办公室,气氛不再凝重,而是充满了如释重负的轻松。徐某某当场付清所欠的工资余额2.9万余元,15名务工人员如愿以偿地拿到了被拖欠的全部工资。
“平台受理+依法引导+协同共治”显实效
这起集体讨薪案的圆满化解,并非偶然。其背后是丰顺县积极构建的“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在发挥作用。
近年来,丰顺县综治中心统筹协调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等政法单位和县直20多个职能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初步形成了具有丰顺本地特色的“平台受理+依法引导+协同共治”的大综治工作格局。
丰顺县立足政法职能,着眼安全问题,把综治中心建成维护社会平安稳定第一道防线。其中,县综治中心坚持突出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办落实。秉承“一站式服务”原则,统筹推动各级党四委落实属地责任、行业部门落实主管责任、政法信访部门落实专职责任,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依法履职、形成合力。
当地把县级综治中心建成集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安风险防控为一体的全要素综合工作平台。镇级综治中心充分利用“1+6+N”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融合平安办、派出所、司法所、法庭、检察院及镇级行政部门组团为来访群众依法依规有序解决诉求。
如今,“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布局得到全面提升。
在这起农民工讨薪案件中,检察院、信访局、汤坑镇综治中心等各部门紧密配合,各司其职,充分发挥了这一工作格局的优势。
温暖仍在延续。3月份以来,丰顺县检察院依托这一机制,还协同丰良镇综治中心、建桥镇综治中心成功调解两宗相邻权纠纷。
此前,丰良镇新洞村村民冯某某到丰良镇综治办反映彭某某在两家相邻屋沟旁砌起围墙影响其排污,并要求彭某某让出50厘米做共用巷道。随后,彭某某到镇综治办反映在新洞村大坝围砌起的围墙被冯某某破坏,要求冯某某进行赔偿。
丰良镇综治办将情况通报给冯健,正在县综治中心值班接访的冯健马上启动“1+6+N”协作机制,建议镇综治办运用民法典物权编第七章相邻关系的有关法律规定指导双方当事人处理好相邻关系。
丰良镇综治办联合丰良司法所、新洞村委到现场了解。经积极协调,双方签下《巷道共用调解协议书》,问题得到了解决。
每一次调解,都是对公平正义的坚守;每一次成功,都是为社会和谐添砖加瓦。矛盾纠纷的妥善解决,进一步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打牢平安建设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