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白云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推动“枫桥镇街”“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全面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域加强社会治安整体防控、全力提速优化服务管理水平,为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其中,黄石派出所副所长何江同志在分管江夏片区积极探索,形成“五联”工作法,推动警力向社区流动、要素向社区集中、服务在社区进行、问题在社区解决,实现治安形态从“管制”向“治理”转变。
2024年,江夏社区实现107天110案件类警情“零发案”,接报110案件类警情同比下降16.6%,其中直接影响群众安全感的盗窃类同比下降23.5%。
江夏社区警务室
推进平安“联创”
构建合作共赢的社会治理发展新机制
依托黄石街街道“大工委”、联社“大党委”、经济社“大支部”城中村治理机制,最大程度组织起行政资源、社会力量。建立非警务警情“移交分流、调解处置、督办反馈、化解办结”快速流转、闭环处置机制。
实行公安治安调解、司法专业调解、群众辅助调解“三级联动”,建立每日通报、一事一回访工作制度,常态化监测非警务矛盾纠纷分流处置机制。
落实实事“联办”
构建融合共建的区域互促联动新格局
在中心警务室基础加挂“综治服务工作站”,实行社区民警、村社综治力量合署办公,城管、司法、环卫等民生部门定期参与,落实7×24小时值班制,具体工作由派出所统筹,当天值班社区民警具体负责,每日互通信息情况,每周调度解决突出难题,每月落实总结规划,实现警社双向赋能、融合共治。
推动治安“联防”
构建互利共促的社区共治管理新模式
推动“党务、警务、村务”深度融合,实现社区警务转向“多元共治”。
充分发挥党员民警示范效应,以网格“5+N”模式,即党小组长、网格长、议事长、监事长、警长“五长”和N支群防群治力量,广泛吸纳网格员、治保会、出租屋栋长、企业物业、妇女组织等进入网格“大支部”,有效整合150名治保力量参与社区巡防,发动1482名出租屋栋长参与社会治安治理,实现一点触发、多点响应的裂变效应。
民警化解群众矛盾纠纷
创新警务“联处”
构建双线并行的群众诉求反馈新路径
从群众需求和治安问题出发,以“线上+线下”“主动发现+群众反馈”模式,纵深推进“百万警进千万”,实现传统“泥土脚板警务”向“线上脚板警务”延伸。
利用“平安白云”广泛群众基础,搭建白云区首个“网上警务室”,实行24小时全天候运作。
建立“2分钟联系、15分钟到场、1小时反馈”接处机制,对噪音、卫生、失物、租赁纠纷等求助应接尽接,在日常小事中不断提高警民互动频次,增强群众信任感。
自2024年5月网上警务室上线以来,截至2024年年底,共接收各类求助2208条,均落实跟进,获表扬信、锦旗1521件。
促进警民“联通”
搭建高效便捷的警民沟通互动新桥梁
通过公开民警电话、微信账号,主动添加群众、事主微信,拉近警民距离,并组建若干微信群组,通过线上“以案说法”“微咨询”等方式,实现公共服务咨询、安全知识宣传、风险隐患报告、治安问题共商等。
当前,黄石所分管江夏社区副所长何江个人微信已添加好友一万余人,进入群组112个,“有事找何所”已深入人心。
接下来,白云区将继续深耕“枫桥经验”本土化实践,以“五联”工作法为样板,推动更多基层治理创新成果落地;持续强化部门协同、警民联动,深化智慧警务建设,提升矛盾纠纷化解与风险防控能力,全力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白云,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