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一直以来,深圳市法院持续深化知识产权审判领域的改革创新,在定分止争中激活要素流动,在严惩侵权中划清边界红线,在创新改革中护航国家战略,全力服务保护新质生产力发展。
探路
2024年1月,随着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的终审槌声落下,国内首例非法调用服务器API接口获取数据予以交易转卖案件尘埃落定:维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简某公司非法抓取大量微博后台数据予以存储,并通过其经营的iDataAPI网站对外售卖,其中包括原告微某公司的大数据产品“微指数”,调用次数高达21.79亿余次,最后被高额判赔2000万元。该案获评2023年度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
深圳法院对数字经济知识产权的保护源远流长:在全国首例人工智能生成作品“Dreamwriter”著作权案中,首次承认AI作品的独创性;在“爬虫”软件侵权案中,划定数据抓取的合法边界;涉企业信息查询平台数据纠纷案,首次提出数据使用主体的质量保证义务,并充分考量大数据业态的发展阶段、商业模式、技术现状,确立了数据质量保证义务的司法裁判规则,明晰了数据使用行为的边界;将算法纳入商业秘密保护的判决,则为数字经济核心资产筑起“护城河”。
2024年,深圳知识产权法庭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5804件,其中,审结专利、计算机软件、垄断、集成电路、技术秘密布图设计等案件1711件,妥善审理涉大型互联网平台的知识产权纠纷案件1495件。
更深远的影响来自对数字经济纠纷裁判规则的完善——出台全国首个《关于加强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实施意见》,对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内容作了体系化梳理,持续推动数字经济健康规范发展;连续3年发布深圳法院数字经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明晰数字经济知识产权案件司法裁判规则;针对平台算法推荐、大数据杀熟、游戏“私服”“外挂”、主播跳槽等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问题,发布《涉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纠纷热点二十问》,为投资创业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深耕
2024年1月,深圳知识产权法庭受理了一起涉及药品专利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
原告为瑞士某药品公司,其向法院主张,该公司某款专利药品具有较高市场价值。2023年10月,被告深圳某药品公司获得上述专利药品仿制药的上市许可。原告认为被告已做好上市准备,请求法院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赔偿损失。被告则认为,涉案药品尚未实际上市,处于不能销售的状态,且涉案专利即将失效,被告只是提前申请批文,没有实施“制造、许诺销售、销售”等侵权行为,并未侵害涉案专利权。
考虑到纠纷涉及药品专利领域,专业性较强,为更好地推动纠纷实质性化解,2024年7月,深圳知识产权法庭召开药企代表座谈会,与相关企业开展交流咨询,听取专家意见。最终,法院认为被告不构成侵害涉案专利权,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寻求“专业”意见,深圳法院早有探索。深圳作为全国创新之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智能制造装备等技术类知识产权纠纷呈多发易发态势,案件审理难度大,为此,深圳法院建立技术调查官合议制及技术事实查明联席会议制度,在全国首创“全流程嵌入式”技术调查官工作模式,深度嵌入合议庭,为诉讼程序全流程提供技术服务。在技术调查官全流程参与办理的案件中,对技术事实所提出的专业意见被采纳率超过90%。
2024年,技术调查官全面深入参与事实查明429件,出具技术比对意见206份,现场勘验和证据保全17次,委托审协广东中心出具比对意见21份,确保“真创新”受到“严保护”。
此外,深圳法院积极拓展“朋友圈”,建立联动协同保护体系,与市场监管、海关、检察院等部门信息共享,行政执法与司法审判标准统一,为创新发展凝聚强大合力。
向新
今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五批人民法院种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其中,由深圳中院一审的“京糯6”玉米品种侵权案为破解杂交品种溯源难题提供了参考借鉴。
深圳法院对种业的保护,是其服务国家战略的一个缩影。
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重大国家战略。“如何以优质高效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助力先行示范区建设发展,是深圳法院始终锚定的改革航向。”深圳知识产权法庭庭长蒋筱熙表示。
“构建最严格的知识产权综合保护体系”是深圳法院领命深圳先行示范区首批综合试点改革任务之一。早在2020年,深圳法院出台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的司法指导文件,细化了惩罚性赔偿的具体操作规则,推进惩罚性赔偿落地。文件出台以来,累计判赔金额达4.3亿元。
在先行示范区的改革蓝图上,惩罚性赔偿制度只是深圳法院制度创新的一个切面。从全国首创“先行判决+临时禁令”裁判模式,到构建证据妨碍排除规则体系,多项改革共同保障护航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当视线转向深港交界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法院正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融入国家战略布局。
2024年4月26日,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人民法庭正式揭牌,集中管辖深圳市涉外、涉港澳台知识产权案件,通过创新审判机制和规则衔接,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法治保障。法庭联合中国(深圳)知识产权仲裁中心,打造与国际接轨的知识产权纠纷“一站式”服务平台,推动纠纷化解与深港调解仲裁衔接。
“我们将继续以改革破题、以专业护航,聚焦服务科技创新发展大局,以更高标准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为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司法保障。”深圳中院副院长黄志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