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规民约是乡村自治的重要抓手,是村民进行自我治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行为规范,有助于推动乡村治理、培育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当前,佛山市禅城区正处于蚊媒防控工作关键期,针对传统行政动员模式存在群众参与度不高、责任落实较难等情况,禅城区推动基层乡村创新提出“以约促治”路径,全区53个行政村100%民主表决通过,将蚊媒防控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推动村民从“被动清理”转向“主动维护”,打通蚊媒防控的“最后一米”。
党建引领
把稳“自治”方向盘
在区委统一领导下,认真落实区农业农村部门加强农村蚊媒传染病孳生地防控工作的意见精神,通过党员大会、村民(成员)代表大会等程序,把党建引领覆盖到村规民约的全过程,把清理积水、容器管理、环境维护等10项措施,明确写入村规民约,筑牢群防群控的坚固屏障。区司法局加强对村规民约内容合法性审核,确保村规民约合法合理。
佛山禅城贺丰村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把疫情防控纳入村规民约。
以约促治
保障“自治”约束力
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大家事大家议、大家办”,村规民约以民主程序凝聚共识,通过“权利义务对等”机制破解责任落实难题。基孔肯雅热疫情发生后,仅用4天时间完成全区53个行政村民主表决程序,实现村规修订全覆盖。通过村规民约的契约约束力,将公共卫生责任从“政府要求”转化为“村民义务”,推动村民从“旁观者”向“责任人”转变,从“要我做”向“我要做”转变,全力构建“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新格局,营造人人遵守村规民约、户户争当文明家庭的良好氛围。
佛山禅城鄱阳村将蚊媒传染病孳生地防控工作制度纳入村规民约
灵活创新
激发“自治”新动能
各村因地制宜,构建“刚性约束+柔性激励”责任体系。责任落实挂钩民生权益。塘头村发布《致村民公开信》,宣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爱国卫生工作条例等,将防控责任明确为“共同义务”,强化法律与道德双重约束;村尾村推行“清积水挑战赛”,连续3天达标家庭奖实用礼包,7天达标授“无积水庭院”称号并现金奖励。精准补贴激发动力。澳涌村小组对配合清理积水的户籍屋主每户补贴50元;简村村对达标出租屋屋主发放200元油米券,惠及流动人口管理。推行“一村一策”特色实践。溶洲村开通“随手拍”有偿举报平台,核实蚊媒孳生黑点最高奖500元/周;湾华村按300元/户补贴纱窗安装。村规民约推动基层蚊媒防控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防”,为全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提供“禅城方案”。
佛山禅城贺丰村党员、群众齐心合力参与到群防群治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