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反映问题要跑好几个部门,现在往村里的意见箱投张纸条,第二天就有人上门来沟通!”近日,家住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潼侨镇金星村的王阿姨,对记者谈起身边的变化,语气里满是实实在在的认可。
示范判决高效解纷、民生诉求快速响应、多元力量协同共治、邻里志愿服务温暖人心……在仲恺高新区,社会治理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化作街头巷尾可触可感的日常风景。近年来,仲恺高新区系统谋划、纵深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以法治保障、多元共治、民意导向、志愿服务为四大支点,推动“枫桥经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为群众调解纠纷。
示范裁判树标准 司法赋能定分止争
“物业纠纷少了,小区环境好了,住得越来越舒心!”谈起小区的变化,仲恺高新区某小区业委会主任陈先生深有感触。
物业服务差、业主拒交费、诉讼频繁的恶性循环,是不少小区面临的治理困境。
破题需找关键点。仲恺高新区创新建立“每小区类案示范”机制,引导物业企业选取典型案件诉至法院,形成具有参照意义的示范判决。法院判决生效后,专业调解队伍以此为依据,主动介入尚未进入诉讼的同类纠纷,开展释法调解,从源头控制诉讼增量。在物业纠纷领域,依托“示范判决+行业调解”,已成功化解3208起纠纷于诉前。
目前,这一机制已推动物业行业步入“提升服务—主动交费—关系和谐”的良性循环,物业服务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业主交费意愿显著增强,司法动能持续释放。
三级联动强中枢 矛盾化解在早在小
“拖了两年的工程款终于结了,多亏区里协调!”近日,某施工队王经理签完调解协议,长舒一口气。
他的施工队与项目方此前因工程款闹僵:前者称对方未按约付进度款,致工人工资难发;后者则指责工程质量不达标、工期延误,多次协商无果。镇街综治中心排查发现此事,因纠纷耗时久、金额大、责任难定,远超自身调解能力,迅速上报区综治中心。
在仲恺高新区,区级综治中心发挥“最强大脑”作用,前台一窗受理、后台精准分派,遇到复杂纠纷则统筹司法、信访、网格等多部门联合调处,实现“一站式”解决。
收到镇街综治中心流转的信息后,区综治中心当即启动多元联动机制,召集住建、社会事务、司法信访等部门厘清职责、共商方案,全程跟踪督办。经两轮联合调解,施工队与项目方最终达成一致,成功化解了这起可能引发群体事件或诉讼的纠纷。
区综治中心实现全程跟踪、闭环管理,确保群众不白跑、矛盾不升级,镇街层级是关键枢纽。潼侨镇创新“微网深联+村居吹哨”机制,党员分片联系群众,实时搜集诉求,做到“群众吹哨、党员报到、部门响应”。2025年以来,该镇累计开展驻村服务58场,处理群众意见62条;打造“潼心愿”调解品牌,整合公检法司、侨联、律师、心理咨询等力量轮值坐班,联合调处纠纷79起,成功率达100%。
村居网格是治理的“神经末梢”。网格员每日巡查走访,通过“智治社会治理平台”累计上报事件超20万件。“135”响应机制(1日内上报、3日内响应、5日内办结)确保99.98%的事件高效办结,真正实现“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矛盾早化解”。
建言征集通末梢 清单管理精准回应
“我提的建议真的被采纳了!”“00后”外卖骑手小陈站在惠新社区建议箱前兴奋地说。不久前,他反映了“非机动车道狭窄混乱”和“暖新驿站功能单一”等情况,很快得到政府实质性回应——交通部门优化了道路设置,驿站添置了饮水机和应急药箱。
这背后,是仲恺高新区社会工作人民建议“三张清单”闭环管理机制的支撑。“建议清单—落实清单—反馈清单”环环相扣,群众诉求48小时内明确责任单位,处理结果须经群众满意度评价,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为进一步拓宽渠道,仲恺高新区在村(社区)广泛设置人民建议征集箱,同步推出线上二维码,实现建议“码上提”、民生“优先办”。
自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开展以来,仲恺高新区已累计收到建议5000余条,超200项建议转化为治理项目,群众满意度达96%。
志愿服务暖基层 协同共治书写温情
“出门记得锁好门、关燃气、断电源,注意安全!”每到夜晚,仲恺高新区沥林镇迭石龙村志愿服务队就开始义务巡逻。队员们身穿红马甲、手持手电筒和小喇叭,穿梭于巷弄商铺间,仔细排查隐患、查看卫生情况。对村民来说,他们不仅是社区的守护者,更是值得信赖的贴心人。今年以来,该服务队已开展禁毒反诈宣传25场,解决出租屋群体诉求16件。
“志愿者是我们得力的左膀右臂。”一位社区负责人感慨道,无论是在抗击台风“韦帕”、防控基孔肯雅热的前线,还是接待群众、调解纠纷等平安建设的日常中,“他们的奉献实实在在弥补了我们力量的不足。”
“来,进办公室喝杯茶,咱们心平气和慢慢说。”在“先锋出租屋”党群服务站,志愿者张龙真正在调解一起邻里纠纷。他从大局出发,分析矛盾症结,通过“背靠背”“面对面”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最终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
从示范裁判到三级联动,从民生清单到志愿服务,仲恺高新区以“四维共治”为支撑,推动“清单+网格+共治”模式落地生根,让治理重心下沉、服务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