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8日,《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条例》《广州市低空经济发展条例》《广州市数据条例》三部地方性法规同日实施,为智能网联汽车“跑得更快”、低空经济“飞得更高”、数据要素“用得更好”提供了国内领先的制度支撑,以法治“引擎”激活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当前,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数字经济深度渗透,企业合规需求与日俱增,如何以精准立法回应民生期盼、以完善合规体系护航企业发展、以优质法治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城市治理的关键课题。
正是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9月29日,广州市2025年第三季度法治供需对接交流会在广州法务大厦举行。本次会议以“法治同心 合规同行”为主题,聚焦地方立法实践与企业合规建设两大核心内容,持续深化法治供需精准对接。
广州的法治建设始终紧扣“为民”初心、锚定“发展”靶心。如今,这座城市正以立法为民的温度、合规创新的力度、营商环境优化的速度,持续书写法治建设新篇章,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更为全国城市法治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广州经验”。
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法务中心。
广州市2025年第三季度法治供需对接交流会。
立法先行
广州政府立法书写“民呼法应”新篇章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截至2025年8月,广州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达105件、政府规章113件,涵盖城乡建设与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保护、基层治理等方方面面,以法治力量为城市发展保驾护航。2025年,广州市政府需要推进30多项立法(含政府规章项目和由市政府提案的地方性法规项目)。
面对立法数量多、新增项目多、时间紧、任务重的挑战,广州市政府在立法的“精准度”“创新性”“参与度”上持续发力,让每一部法规都成为解决民生难题、推动城市发展的“金钥匙”。
精准编制立法“施工图”,是广州高质量立法的第一步。
今年以来,广州市政府紧扣“拼经济、保安全,办全运、提品质”主线,将立法项目与中心工作深度绑定,通过动态调整机制快速响应社会需求,明确时间节点、压实责任分工,破解职责反复协调的难题。立法工作专班的高效运转,更是让各部门形成合力,确保每一项立法任务都能“压茬推进、落地见效”。
数字赋能则为立法装上“智慧大脑”。广州市在政府立法工作中创新工作方法,充分运用AI、大数据、网络新媒体等途径,深入摸查分析立法需要解决的问题,广泛收集意见建议。
2022年以来,广州市在政府立法工作中创新“立法+大数据”新模式,引入DeepSeek等新技术辅助立法审核,依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数据,将其引入立法项目起草、审议、论证、评估等全流程各环节,精准把脉施策,全面提升政府立法质效。
在《广州市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条例(草案)》起草阶段,12345热线提供的3000多份相关投诉工单,经数据清洗分析后,精准锁定“活动组织不规范”“收费不透明”两大社会痛点,立法草案随即针对性细化学校管理责任与收费规范,真正实现立法“解决真问题,真解决问题”。
立法既要“上接天线”契合国家战略,也要“下接地气”回应群众期盼。民主立法一直是广州立法的鲜明底色,全市设立49个政府立法基层联系点与2个联络站,构建起覆盖广泛、多元立体的意见征集网络,近五年已有80余件立法项目通过联系点收集民意。
2025年,广州在全国率先成立政府立法与政策制定公众参与中心、政府立法听证中心,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平台,推动政府立法和政策制定的公众参与工作迈上新台阶。
合规指引
为企业发展撑起“法治保护伞”
如果说立法是城市发展的“定盘星”,那么企业合规则是市场经济的“安全阀”。
2024年以来,广州市出台22件企业、行业合规指引标准,其中全省首个直播电商规范经营指引获40余家国家、省、市媒体报道。
2025年9月,广州发布全国首个《广州市社交直播行业合规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其首创性提出“社交直播”概念,通过“重点覆盖+滴灌式指引”,对常见风险领域的合规要求进行提示引导,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工具书”、注入“强心剂”、拧紧“安全阀”,以“全方位服务”助力企业提升合规意识,加强风险防范。
同时,《指引》推动行政机关构建“评价—报告—培训—激励”闭环合规管理体系,通过动态监管优化、共建信任机制、创新激励驱动等措施,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
健全的合规管理体系,是企业行稳致远的保障。《指引》创新性提出“合规管理六要素”,涵盖合规管理体系搭建与评价、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运行体系、信息化建设及文化培育,为社交直播企业提供全流程合规解决方案。
该《指引》还配套《法律文件索引表》《社交直播合规百问百答》《社交直播经营者合规风险案例集》等,构建起“法规图谱+问题矩阵+场景模拟+案例分析”的四维知识体系,为企业提供了一本“合规百科全书”。
除了制定指引,全市成立全国首个企业“合规体检”中心,为企业精准排查合规隐患;梳理近300项合规风险,印发行政合规指导清单;建立平台经济领域白名单,发布188条涉外经贸摩擦预警信息,帮助企业“安全出海”。
如今,广州企业正通过数字化风控平台,将合规要求融入业务全流程,形成“示范引领、互相对标、不断超越、螺旋上升”的良好氛围。
“以合规促发展,以服务解难题。”广州用一套“指引+服务”的组合拳,为企业打造了稳定、公平、透明的发展环境,让法治成为激发市场活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
功能集聚
法治化营商环境焕发“新活力”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更是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市委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统筹推进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建设,交出了一份成效显著的“法治答卷”。
白云中心区打造全要素综合型中心型基本法律服务集聚区,天河高端片区、海珠云上片区、南沙国际片区分别聚焦大湾区金融法务、会展业和数字经济、涉外法治等,发展高端、市场化、各具特色的法律服务业态,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发展格局。
8月28日,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法务中心正式启用。该中心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集政法服务、金融法务、智慧警务三大核心功能于一体,“一站式”提供法治体检、涉外法律咨询等非诉服务,同步打造全新线上法务平台。
这一高能级法务平台落子天河,不仅是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天河高端片区建设的“关键一跃”,更成为大湾区法治建设进程中极具标志性的“新名片”,为区域金融法治升级、营商环境优化按下“加速键”。
另一边,白云中心区依托法务区核心载体广州法务大厦,以及全国首座政府主导建设的地方律师行业标志性建筑广州律师大厦,引入“一带一路”律师联盟广州代表处、广州国际商贸商事调解中心等优质行业资源近80家。截至2025年8月,白云区律所及律师数同比增长20%、27.85%。
而依托白云区智慧城市展厅打造的法务区数字展厅,更是成为展现广州法治建设的“窗口”。这里探寻法治文化发展脉络,讲述新时代法治故事,全方位呈现广州在立法、执法、司法等领域的生动实践。
此外,2024年以来,广州每季度围绕涉外法治、企业合规、法律科技等主题开展法治供需对接活动,让法治真正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动力源”与“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