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中午,正值国庆假期,湖南长沙望城区的一家饭店门口,人群突然骚动起来。一名中年男子毫无征兆地倒地,身体剧烈抽搐,脸色发紫,围观的路人一时不知所措。千钧一发之际,一对正在店内用餐的夫妇立刻放下碗筷,冲了出去,他们是来自茂名高州的退役军人郭华和妻子汪婵。
郭华汪婵夫妇。
“快散开,保持空气流通!”多年的部队训练让郭华养成了快速反应的习惯,他一个箭步冲到男子身旁,迅速扫视情况后,立即朝围观人群喊话,同时示意妻子汪婵上前。汪婵是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的职员,职业敏感让她立刻蹲下身,开始专业救护。
男子牙关紧咬,四肢不停抽动,情况十分危急。汪婵动作利落地解开他的衣领,确保气道通畅,又轻轻掰开他的嘴,防止咬伤舌头。她一边按压人中,一边摸脉搏,同时仔细观察男子的反应。忽然,她注意到男子手指微弱地动了动,似乎想表达什么。
“他有药!”汪婵凭借多年护理经验,顺着男子手指方向在口袋中迅速取出药瓶,倒出药片,又拧开矿泉水瓶盖,轻声引导:“来,慢慢咽下去。”在她的帮助下,男子艰难地吞下了急救药物。
与此同时,郭华始终守在一旁,目光紧盯着男子的状态,不断轻声安抚:“没事了,放松,救护车马上就到。”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像一颗定心丸,让慌乱的人群逐渐平静下来。
经过夫妇俩的紧急处理,男子的抽搐渐渐平息,但仍然虚弱,意识模糊。当大家建议送医时,他却摇了摇头,低声说:“我没钱……”
郭华闻言,二话不说从钱包里掏出一叠现金,直接递过去:“当过兵的都知道,身体是根本,先去检查!钱的事以后再说。”他的语气干脆,带着军人的直率和坚定。
“是啊,身体最重要。我添200元!”“我添50元。”……在郭华夫妇的带动下,围观群众纷纷加入这场善举。男子捧着钱,双手微微发抖,眼眶泛红,“扑通”一下双膝跪地,“谢谢你们,好人一生平安!”这一跪,让在场许多人的眼眶都湿润了。
这场救援,是郭华夫妇的一次偶发善举,也是他们长期践行社会责任的缩影。
作为高州市爱国拥军促进会会长,郭华始终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他带领团队走访慰问退役老兵,为生活困难的战友筹集帮扶资金,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跟着庄仕华学雷锋”志愿服务中队高州支队的支队长,“为人民服务”对他来说,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次次实实在在的行动。
“当时没多想,就是本能反应。”事后,郭华说:“作为退役军人,遇到这种情况,肯定要冲上去。”而汪婵则笑着说:“我们是学医的,救人是职业习惯。”
正是这份本能和习惯,让长沙街头的这个中午变得格外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