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所民警的工作除了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日常更多的是为群众排忧解难,保护大家的人身安全。在2022年,广州警方就接到一些老人走失的求助个案。而民警都是在老人走失多时之后,才接到姗姗来迟的报案。每当有老人走失,民警都是与时间赛跑,展开暖心紧急的救助行动。到底民警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排除万难,成功帮助老人平安回家的呢?
85岁老人深山走失15小时
民警全力搜寻终于找回
2022年2月10日21时许,广州市公安局从化区分局吕田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求助,称吕田镇东坑村85岁的邹婆婆于当天早上9时许外出后,超过12小时仍然未归家。适逢寒风细雨,吕田镇东坑地区作为广州最北的村居,当天夜间气温低至3摄氏度,老人长时间在外存在较大的风险。接报后,吕田派出所迅速组织人员展开搜寻。
东坑地区崇山峻岭、层林茂密,外加分叉路口众多,民警连同家属、村民寻遍了附近几座山,还是没发现邹婆婆踪迹。民警将老人的相片发到附近村居的各个微信群上,发动周边村民联动查找和提供线索。根据收集到的信息,邹婆婆于15时许曾在土名“牛肚塘”的地方出现,并往良口镇方向行进。搜寻人员遂兵分两路,一路以“牛肚塘”为中心进行搜寻,另一路驾车沿往良口镇的山路搜索。
功夫不负有心人,2月11日零时许,驾车搜索组在良口镇北溪村一处三岔路口发现一名独自坐在路边的老人,经询问,正是走失已接近15小时的邹婆婆。找到邹婆婆的地方离她家近20公里,当时她又累又饿,已经完全走不动了。民警迅速帮邹婆婆做好保暖工作,搀扶她上车并将她平安送回家中。
七旬老人走失30小时
警民顶着酷暑找寻
2022年7月25日中午时分,一名群众来到广州市公安局增城区分局沙村派出所报警,称自己的爷爷在凌晨三、四时左右从家里独自外出后一直未归,家人多番寻找无果。
据了解,走失老人叫陈伯,今年70岁。陈伯平时习惯凌晨起床,到楼下小区散步,在天亮后回家吃早餐。但这一天,已经过了早餐时间,家人却迟迟不见陈伯回来。陈伯平时也不用手机,家人无法通过手机联系。
接到报警后,派出所立即组织警力兵分三路开展搜寻,第一路由值班民警带队,去陈伯居住的小区寻找线索;第二路由民警陪同家属通过视频搜寻陈伯的去向;第三路由便衣民警同家属一起在小区附近走访搜寻。同时,派出所同步将失联老人陈伯的照片推送给辖区各个巡逻力量协助寻找。
经过前期的走访及搜索,当天晚上,派出所将陈伯失去踪迹的范围,初步锁定在离居住小区一公里外的夏埔村南碱大道通往黄埔区的一条小路附近。该路段分岔口较多,位置偏僻又紧邻江边,加上晚上灯光昏暗,大大增加了搜寻的难度。搜寻持续了一夜,天逐渐亮了。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由于陈伯有认知障碍,可能一整天都没有进食,民警和家属越来越焦急。
7月26日,依然烈日当空。陈伯年事已高,时间拖得越久,情况越是不利。中午时分,民警在南碱大道与黄埔区交界路段附近的一间工厂走访。据保安员反映,25日白天曾经见过老人从工厂门口走过。民警沿着保安提供的线索沿路寻找,在一间工厂的围墙边,民警发现有一排小竹林。为了尽快找到陈伯,民警决定钻进竹林里,碰碰运气。没想到,民警的这个举动,让陈伯获救了。
民警在杂草丛中找到中暑老人
“这里有个人,快来!”发现陈伯后,民警立即通知“120”及家属到场。陈伯瘫坐在围墙下的杂草丛中,可能因天气炎热加上长时间未进食,精神恍惚,身体发烫。民警立即让工厂送来饮用水给老人补水,为他擦拭干净脸部并降温,并将陈伯小心抬出送上救护车。
从小区走失到最终被找到,已经过去30小时。经医院抢救,陈伯的身体情况由危转安。直到这一刻,民警才将一直悬着的心放下。
老人凌晨出门捡废品迷路
民警助其安全回家
2022年10月的某天凌晨,广东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白云机场二号航站区派出所接到报警电话,称路边有一名老人,疑似走失。
接到报警后,执勤民警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往人和镇方向路段找到该名老人。民警询问得知,老人姓黄,家住花东镇九湖村。由于花东镇并不属于民警所在派出所的管辖范围,于是民警立即向上级汇报,并和花东镇派出所取得联系。
民警一路驱车送黄伯回家,到了花东镇九湖村,黄伯很快就认出了自己的家,此时民警瞬间如释重负。据了解,黄伯一家三口,女儿患有智力障碍,一家人靠黄伯捡废品为生。由于黄伯年迈,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才能捡到足够维持生计的废品,而家人对他离家时间长,早已见惯不怪。临走前,民警叮嘱黄伯下次外出要注意安全,并提醒黄伯妻子让村委会工作人员帮忙写一张纸条留下地址电话等联系方式让黄伯带在身上,以免再次发生走失意外。
无论何时何地,总有一抹“藏青蓝”守护在你我身边。警方提醒,为了避免老人找不到回家的路,亲属们要及时关心老人的动态,尽可能陪在老人身边,把家人的电话号码写清楚,放在老人身上。有条件的,还可以为老人配备智能手机、手环等通信设备。如发现老人走失,请尽快向警方报警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