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韶关乐昌市依托市域治理试点建设,通过引入市场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推动成立了我省首家县级第三方调处中心——乐昌市第三方调处中心,使部分行业性社会矛盾在政府体制外得到解决,有效地防范化解了社会风险,践行了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念,开辟了运用市场机制解决社会问题的新路径。
上图为时任韶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吴耿淡到第三方调处中心调研指导。
推进规范化建设
乐昌市第三方调处中心于2021年2月4日挂牌成立,办公场所约600平方米,经过两年的持续建设和提升,目前已拥有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调解室、档案室、社会心理服务室等功能室。为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矛盾纠纷多样性、复杂性、群体性等特点,中心逐步建立起一支懂法律、懂政策、懂调解的专职第三方调解员队伍,目前拥有调解员6人,其中党员4人,本科学历以上5人,调解员主要聘请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较高调解技能、热心调解事业的医疗、教育、住管领域的专家或退休干部以及律师、法律工作者、社区工作者等,每名调解员都要经过人民调解法律法规、调解程序、调解文书规范等系统专业的培训。第三方调处中心是公益类社会组织,以社会公益事业为主要追求目标,为确保公益性,中心大力推动从业人员严格遵守行业职业道德准则,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促进行业自律机制形成和公信力提升,培育良性、透明的公益文化。
上图为第三方调处中心调解员周文钰在全省中立法律服务社典型事例总结交流会上介绍典型案例。
依法开展第三方调处
第三方调处中心主要业务范畴是调处医疗、教育、住管、劳资等重点领域的矛盾纠纷,中心成立后,凡涉及医疗、教育、住管、劳资等领域的矛盾纠纷,乐昌积极引导矛盾纠纷双方通过第三方调处中心调解。按照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要求,第三方调处中心建立以相应的专家库,承担纠纷案件定性、定责的任务,为调解工作提供客观公正、专业可信的第三方依据作为调解的依据,责任认定过程中赔不赔、赔多少不再由利益受损人决定,不是由医院、学校、住管企业决定,也不是由第三方调解中心决定,而是由相关的专家出具专业的意见。同时,中心着力完善第三方调解工作规程,规范第三方调解受理、调查、取证等各环节,确保第三方调解行为符合法律和程序要求。第三方调处中心成立两年来,共受理立案各类疑难、棘手矛盾纠纷案件185余宗,目前已结案152宗,调处成功150宗,调处成功率98%,另有33宗正在调处中,经调解结案赔偿款累计276余万元,收到医疗机构、学校、企业等相关单位和群众赠送锦旗10面、感谢信5封。
上图为第三方调处中心调解员开展矛盾纠纷调处。
上图为群众向第三方调处中心赠送锦旗。
加强源头预防
第三方调处中心注重从源头上预防社会风险、减少社会矛盾。为预防医疗纠纷,中心在与乐昌市卫生健康局的充分沟通协调下,集中组织各镇(街)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和民营医疗机构医护人员进行医疗风险防范、医疗风险转嫁培训。为防范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引发的社会矛盾,中心派出工作组走访了乐昌市19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与基层综治、调委会、派出所、学校、医院、精防人员等就精病患者肇事肇祸纠纷处理、丧葬费补偿的相关政策、法规、流程进行宣讲、沟通、交流。针对中小学心理健康问题,中心联合乐昌市教育局设立“乐昌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并引进情绪识别仪一台,用于排查心理健康高危人群,处置突发事件。2022年,第三方调处中心还开展了各类风险防范培训18场次,培训对象包括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医务人员、教职工等共计1000余人次,在“平安乐昌”建设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上图为第三方调处中心开展学校园安全管理业务培训。